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语文(心得)之浅谈“蒙太奇”手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pdf

语文(心得)之浅谈“蒙太奇”手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pdf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语文论文之浅谈“蒙太奇”手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

坞根镇茅陶小学陈建飞

【摘要】作为文学形式呈现的语文课程,将“蒙太奇”手法

迁移到语文课堂中来是多么重要。在语文课堂中选取生活的镜头,让语

文课充满生活的气息;采用音画、参数、交错、复现、长镜头等蒙太奇

手法,使语文课生发丰满的情感,涌动生命的灵性,同时夯实语言文字

的训练,从而使语文课堂教学荡漾生命的旋律。

【关键词】蒙太奇手段语文教学

“蒙太奇”是电影艺术的一个术语。所谓“蒙太奇”,用爱因

汉姆的话来解释:“对于电影艺术家来说,蒙太奇是第一流的创造手段,

它能帮助他强调或丰富所描绘的事件意义。从一个场面所包含的一整段

时间中,他只选取最感兴趣的那一部分;从事物所占据的空间中,他只

挑选最关紧要的那一部分,他强调某些细节,而完全删除另一些细节。”

[1]实际上,蒙太奇就是对现实进行选择和处理,对原有素材进行重新

组织,从而创造出一个新的艺术现实。在诸种艺术之中,蒙太奇的技巧

随处可见,而文学的蒙太奇手法更是源远流长,早在《文心雕龙·章句》

中就提出“搜句忌于颠倒,裁章贵于顺序”[2]的蒙太奇手法。那么在

小学语文教学中,能否迁移运用这种“蒙太奇”手法呢?答案是肯定的。

假如把学生一生的教材比做一部电影剧本,那么一个学年、一

个学期、一个单元、一篇文章、一节课的教学内容便是一个完整的电影

剧本中的几本戏、几个场景、几个镜头。从学生生命的高度、以动态发

展的观点去看待课堂教学,教师更应对学生进行“蒙太奇”式地整体观

照,从整体要求来考虑各本戏、各个场景、各个镜头的组合与处理,课

堂不再是教师按照预设的教学方案机械、僵化地传授知识的线性的过

程,而应是根据学生学习的需要,不断地充实剧本,更换场景,调整

镜头的动态发展的过程。

那么,如何在语文课堂中运用“蒙太奇”这一教学手段,使课

堂荡漾生命的旋律呢?

1生活“蒙太奇”,让语文课充满生活的气息

五彩缤纷的现实生活以各种各样的方式永恒地运动着,在原生

态的生活中,生活的一切事件都是无始无终,时间连续不断,空间无边

无涯,而现实生活从表面上看的确并不那么吸引人,无所谓最感兴趣或

最关紧要的情节,一切似乎都平淡无奇。在这样的生活中,我们的眼睛

无所适从,不能抓住一个固定的中心,可我们却能从文本语文中感受到

鲜活的形象和强烈的美感。由此可见,文本语文是对生活的各个镜头进

行了重建,成为学生可以借鉴的生活范例,给学生学习生活语文提供了

一种视角,搭建了一个平台。因此,学生在学习文本语文的同时,让他

们去寻找文本内容与生活情景的契合点,将学生熟悉的生活镜头与文本

语文的学习镜头接轨,利用蒙太奇手法对现有教材进行创造性处理,使

单调、枯燥、乏味的教学内容变成丰富生动、富有现实性和生活化的教

学内容,让文本语文走进学生的生活,让语文课堂充满生活的气息。

如我在教《桂林山水》这一课时,选用“导游”这一学生熟悉

的生活镜头,让学生以导游的身份,向游客介绍桂林山水的美丽景色。

学生为了解说得逼真、形象,认真地阅读课文,细细地体验桂林山水之

美。这样,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把导游这一学生熟悉的生活镜头

引进课堂,把教材还原成学生需求的生活场景,学生学到的是“生活”

的语文,是“活”的语文,是荡漾着生命的语文。

2音画“蒙太奇”,让语文课生发丰满的情感

文本语文向我们展示的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从天文到地

理,从神话传说到未来世界的憧憬,从已知到未知,从写人到记事,从

写景到状物等等,无不需要引进具体形象的音画“蒙太奇”,化抽象的

为形象的,化简约的为具体的。音画“蒙太奇”可包括不同场景中的各

种声音和画面的组合,能有效地拉近文本与学生生活的距离,给学生的

学习体验创造可见、可闻、可感的条件。

如我教学《西沙渔人》一文中的重点句“放尽钓绳,小帆船就

被强有力的鲨鱼拖着在海上风驰电掣般奔驰,在蓝得发黑的海面上激起

惊涛骇浪。”

……

师:通过刚才的朗读(指上句话),说说有什么感受?

生:我感受到鲨鱼的凶猛。

生:我感受到帆船的急险。

文档评论(0)

LLFF66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