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关于腰大池引流护理第1页,共2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一、概述二、治疗方法三、适应症与禁忌症四、术前护理五、术中护理六、术后护理目录第2页,共2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
腰大池穿刺置管持续引流脑脊液是神经内、外科治疗交通性脑积水、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蛛网膜下腔出血等疾病的一种常用方法,近年已得到广泛开展和应用。与传统的单次腰椎穿刺引流相比,持续腰大池置管引流脑脊液具有创伤小、可控制引流速度和引流量、患者恢复快等优点。一、概述第3页,共2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二、治疗方法患者取侧卧位,背部向外,腰部后弓,髋关节与膝关节尽量屈曲,头顶部向膝关节靠拢,大腿紧贴腹部。选择L3-4或L4-5椎间隙为穿刺点,我科采用一次性中心静脉置管套件和一次性腰穿包,经严格消毒皮肤后行局部麻醉,持专用腰穿针缓慢刺入皮肤进入蛛网膜下腔,见有脑脊液流出后,将一次性中心静脉置管向患者尾侧置入腰大池内5-8cm,流出端皮下潜行6cm后固定于皮肤,无菌纱布覆盖后用3M敷贴固定,接输液器,床边固定。第4页,共2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5页,共2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三、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颅内血肿已清除,脑室系统与脊髓蛛网膜下腔相通,头颅CT上可见基底池为腰大池持续引流的前提。禁忌症:对病人不配合,脑室系统与脊髓蛛网膜下腔不相通,严重脑肿胀,中线移位1cm,有引起枕骨大孔疝的可能.第6页,共2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腰大池持续引流与脑室外引流或反复腰穿相比,有以下优点:①创伤小,成功率高;②流速缓慢且均匀,可控制流速;③引流量比较大;每天引流量可以达到450ml。④带管时间长,可留置10~15天。⑤感染率低。脑室穿刺可导致脑损伤。。⑥经鞘内送检脑脊液和治疗更方便。第7页,共2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持续腰大池引流及鞘内注射敏感抗生素临床效果明显,又十分方便。易于掌握,值得临床推广。第8页,共2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1、采用腰大池引流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能减少脑脊液内血液成份的刺激,降低和稳定颅内压,防止红细胞中的含铁血黄素在脑组织中沉积所导致的脑功能退化,防止蛛网膜粘连所致交通性脑积水的发生.第9页,共2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2、采用腰大池引流术治疗颅内感染(1)能及时彻底引流炎性脑脊液,加速脑脊液循环,防止室管膜及蛛网膜下腔粘连,减少脑积水的发生;已有脑积水者,积水程度可减轻。第10页,共2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2)持续缓慢地引流脑脊液,能有效降低颅内压,刺激脑脊液分泌,使新分泌出来的脑脊液起到良好的稀释和冲洗作用,可认为这是一种“自身置换”作用,可有效阻断颅内诸因素的恶性循环,缩短有症状病程,且可减少脱水剂用量,亦避免了大量脱水剂导致严重水、电解质紊乱。第11页,共2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3)能连续观察脑脊液的变化,随时留取标本送检,且方便鞘内给药。(4)操作简便安全,减少腰穿次数,病人痛苦少,易接受。(5)缩短病人住院时间,减轻病人经济负担,节省大量医疗人力、物力、财力。第12页,共2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1、思想准备神志清醒病人常有恐惧、惧怕心理。术前应向病人及家属说明治疗的目的及重要性。帮助患者克服心理障碍,以及讲明在手术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让患者家属做好思想准备,更好地配合医务人员。保持患者的平和心态,消除恐惧心理,使患者情绪稳定、放松。四、术前护理第13页,共2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2、术前用药术前30min快速静滴20%甘露醇250ml降低颅内压,以避免因脑脊液压力梯度差过大诱发脑疝形成。病人躁动者应给予约束带保护,遵医嘱使用镇静剂,同时常规准备地西泮注射液及脱水药物以便术中急用。第14页,共2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认真观察和详细记录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神志及瞳孔变化。如病人出现双侧瞳孔不等大或同时缩小、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意识不清、呼吸不规则等症状时,提示脑疝形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