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ICS67.080B31
DB35
福建省地方标准
DB35/T1200—2011
木生食用菌安全生产技术规范
2011-10-28发布2012-02-15实施
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I
DB35/T1200—2011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福建省农业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福建省食用菌技术推广总站、福建农林大学菌物研究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朱坚、陈传明、肖淑霞、黄志龙、江玉姬、吴小平、温志强、谢福泉、杨永彬、刘新锐、谢宝贵。
DB35/T1200—2011
1
木生食用菌安全生产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木生食用菌安全生产的基本要求,包括质量安全要求、栽培场所要求、投入品要求、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控、采收与生产记录等。
本标准适用于自然季节下香菇、秀珍菇、白背毛木耳、茶树菇、猴头菇、金针菇、杏鲍菇等7种木生食用菌的安全生产,其它木生食用菌可以借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9687食品包装用聚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
GB9688食品包装用聚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
NY/T1742食用菌菌种通用技术要求
NY/T1935食用菌栽培基质质量安全要求
NY5010-2002无公害食品蔬菜产地环境条件
NY5095无公害食品食用菌
NY5358-2007无公害食品食用菌产地环境条件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木生食用菌
自然生长在木本植物残体上可引起木材腐烂的大型真菌。如香菇、杏鲍菇等。
3.2
培养基质
由主料如木屑、棉籽壳等和辅料如麸皮、玉米粉等按一定比例组成的,为食用菌生长发育提供营养的物质。
3.3
栽培容器
2
DB35/T1200—2011
用于木生食用菌栽培的,具有一定规格的聚丙烯或聚乙烯塑料袋。
4质量安全要求
产品质量安全要求应符合NY5095的规定,出口的产品还应符合进口国或地区对该产品质量安全的要求。
5栽培场所要求
5.1产地选择
应选择生态环境良好,地势平坦,交通便利,给排水畅通,周围1000m无工业废弃物、专业畜禽饲养场及垃圾(粪便)等污染源,并且远离公路主干道和人口密集的居民点的场所。
5.2产地环境空气
产地环境空气质量应符合NY5010-2002中3.2的要求。
5.3覆土质量
木生食用菌需要覆土栽培时,土壤质量应符合NY5358-2007中3.3的规定。
5.4栽培场布局
应根据不同木生食用菌的生产流程、栽培工艺,结合当地的地形、自然环境和交通条件等因素进行科学安排。栽培场的区域划分以方便操作,提高栽培成功率为原则。生产区和原料仓库、成品仓库、生活区应严格分开。生产区中拌料区、装料区、灭菌区、冷却区、接种区应各自独立,又相互衔接,其中灭菌区、冷却区、接种区应紧密相连。原料仓库应设在下风口。
5.5培养室
应根据栽培工艺和栽培规模选择相应培养室,具备黑暗、通风、防雨、干燥等条件,必要时应添置控温设施,保证菌丝生长发育。培养室的门、窗应安装70目防虫网和防鼠钢网。
5.6出菇房
应根据不同木生食用菌确定相应的出菇房规格,出菇房大小要适中,应有利于其科学栽培管理和采收管理。具有防雨、遮阳、挡风、隔热等基础设施,地面应坚实、平整,给排水方便,通风透气及密封性良好,保证木生食用菌生长对自然散射光的要求。菇房的门、窗应安装70目防虫网和防鼠钢网。
6投入品要求
6.1生产用水
木生食用菌生产用水包括培养料配制用水和出菇管理用水,可用自来水、泉水、井水、湖水、山水等,水质应符合GB5749规定的要求。
6.2培养基质
木生食用菌培养基质应符合NY/T1935规定的要求。
DB35/T1200—2011
3
6.2.1不同木生食用菌的培养基质的配方各有不同,应根据栽培品种和当地资源情况选择适宜的配方。培养基质中C/N参见附录A。
6.2.2选用的原辅材料应为新鲜、洁净、干燥、无虫、无霉、无异味。
6.2.3秸秆、棉籽壳等农副产品下脚作为木生食用菌安全生产的原辅材料,其作物应在收获之前一个月不能施用高毒农药。
6.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DB35 156-1996 制鞋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ocx
- DB35 322-2011 厦门市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ocx
- DB35 323-2011 厦门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ocx
- DB35 424-2001 九龙江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标准.docx
- DB35 530-2004 海水养殖网箱系统技术规范.docx
- DB35 637-2005 豆制品质量安全要求.docx
- DB35 1301-2012 在用压燃式发动机汽车加载减速法排气烟度排放限值.docx
- DB35 1310-2013 制浆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ocx
- DB35 1311-2013 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ocx
- DB35∕514-2006 含清净剂车用无铅汽油.docx
- DB35T 1201-2011 草生食用菌安全生产技术规范 地方标准.docx
- DB35T 1202-2011 冻煮杂色蛤肉加工技术规范 地方标准.docx
- DB35T 1210-2011 道路照明用LED灯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docx
- DB35T 1251-2012 合成氨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docx
- DB35T 1272-2012 福建省银行业安全防范监控联网系统的要求.docx
- DB35T 1297-2012 福建省机电类特种设备使用管理规范.doc
- DB35T 1343-2013 凉感机织面料.docx
- DB35T 1452-2014 合成革与人造革工业污染治理工程技术规范.docx
- DB41_T 2749-2024 高速公路除雪融冰作业规程.docx
- DB41_T 2776-2024 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单位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实施指南.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