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东北三省三校(哈尔滨师大附中、东北师大附中、辽宁省实验中学)2025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合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东北三省三校(哈尔滨师大附中、东北师大附中、辽宁省实验中学)2025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合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哈尔滨师大附中2025年高三第二次联合模拟考试

东北师大附中语文试卷

辽宁省实验中学

本试卷共23题,共150分,共5页。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哲理也是一种美。它来自对人、对生活、对世界独具慧眼的观察、鞭辟入里的认识,新颖、卓异、睿智、深刻,不但使我们在思想上得到启发,认识上得到提高,而且使我们在精神上得到愉悦,在感情上得到激励,甚至产生行动的渴望。哲理美和形象美一样都是自然美的反映,不过形象美是自然美在感性上的把握,使人如见其形、如闻其声、如临其境;而哲理美则是自然美在理性上的观照,使人恍然大悟、豁然开朗、欣然诚服。

哲理凝聚于其中的言语,就是哲理性言语。哲理性言语使哲理具有了自己的形体,成为可供观照的对象,如曙光,如晨钟,如鼓点,如灯塔,发人深省,使人神往。和形象性言语一样,人们一接触到哲理性言语,往往只是惊叹甚至慑服于其中所蕴含的哲理,而感觉不到表现这一哲理的言语形式的存在,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其实人们所真正能够感觉到的却只是它的“言语形式”,这恰恰证明了哲理性言语的透明性。这种透明性是说写者匠心经营的结晶。“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它所蕴含的哲理能用别的语言形式来表现吗?也许能,但可以肯定的是绝对不如这十个字简洁、形象、生动。

哲理性言语是美的语言,它之所以美,最根本的当然是由于它是真理的光芒,它是人们长期探索甚至是几代人孜孜追求的结果,是用无数的痛苦、失败、血泪甚至是生命的代价换来的。好像铁树的花,从一粒种子播入土地到开出美丽的花朵,不但其过程不易为人们肉眼所觉察,其艰辛也是难于想象的,要天时,要地利,更要人们的辛勤的劳作。它总是从新的方面,在新的层次上向人们揭示出某种新的认识,从而把人们的眼光引向新的高度、新的深度。它是对愚昧、偏见、谬误的胜利,就像哥白尼、布鲁诺告诉人们地球是围绕着太阳在旋转一样。

哲理性言语之所以美,还因为它本身的简洁朴素。它从错综混乱中找到联系、秩序,发现了规律、本质,使之臻于和谐,达到统一,具有最大限度的简单明了性,从而使人们体验到理智的满足和感情的愉悦。比如,人对人自身的认识,自古以来曾经走过不少弯路,有过不少谬误,说人是天的“副本”,说人是一架“机器”,说人是会说话的动物……车载斗量,难以胜数。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古往今来所有的人,不管他是英名盖世的伟人还是名不见经传的凡人,不管他是皇帝、总统还是奴隶、长工,不管他是挥金如土的富豪还是瓮牖绳枢的贫民,不管她是西施王嫱还是嫫母无盐……全都在顷刻间显示出了他们共同的本质。这一见解又是何等的朴素简洁!我们说它朴素简洁,既指它的哲理内容,也指它的言语形式。必须强调的是,哲理内容的朴素简洁只能生成于朴素简洁的言语形式。

哲理性言语有直接、间接两大类型。直接型是指言语直接指向哲理,表里一致,水乳交融,语直言明,哲理“皆若空游无所依”。如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以及阿渥雷琉欧斯的“人生是自己思想的产物”。它们简洁朴素,就像真理本身那样。当然也可能运用比喻、比拟、夸张、映衬、对偶等修辞手法,但也都直接贴近内容。如马克思的“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以及契诃夫的“要是已经活过来的那一段人生,只是个草稿,另有一段誊写的人生,该有多好”。相比之下,它们似乎有较多形式的因素,但这些形式的因素全都为了直接强化内容,既不止于形式本身,也不引向别的对象。

间接型是言语并不直接指向哲理,而是描述某一现象,刻画某一形象。如苏轼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和陆游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以及鲁迅的“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我们可以发现这一类实际上大多都是比喻,但出现在我们面前的只是喻体,哲理是它的本体。由于哲理直接蕴含于喻体之中,而喻体就是语言之能指,于是能从语言本身感受哲理。它们不像别的比喻那样本体都是比较明确具体固定的,而是相当抽象甚至模糊的,并不实指哪一个确定的对象,只要是这一哲理所能涵盖的所有现象都可以是它的本体,因而弹性极大,例如上引陆游的两句诗,某人写作遇到左思右想再也写不下去的情况时可以从中得到鼓励,而另一个人在生活道路上受到挫折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中小学教辅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中小学期中期末试卷、课件、单元测试、课后作业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4月19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