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高一历史岳麓版主动练习:交通与通讯的变化.docx

高一历史岳麓版主动练习:交通与通讯的变化.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主动成长

夯基达标

1.铁路成为中国近代交通运输建设的重点,主要的因素有()

①铁路速度快,运力大,费用低廉②铁路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动脉③受工业革命的影响④清政府从一开始就支持建设铁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铁路成为中国近代交通运输建设的重点,有铁路自身的原因,如题中①;也有西方先进生产技术传入的影响,如题中②③。铁路建设在近代中国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一开始清政府并不支持铁路建设,故题中④错误。

答案:A

2。中国铁路史上的里程碑是()

A.第一条自建唐胥铁路通车

B。自己设计施工的京张铁路建成通车

C。民国时期商路修筑权收归国有

D.外国列强纷纷在中国修筑铁路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铁路事业的发展,1909年詹天佑设计并施工的京张铁路建成通车是中国铁路史上的里程碑。

答案:B

3.近代,中国的广大内陆地区仍然使用竹排或牛、羊皮筏子等原始工具运输载客,而不用轮船,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西方的影响程度不同

B.人们的思想意识不同

C。地理环境不同

D。社会经济发展程度不同

解析:中国的东南沿海经济较发达,外国便于侵略;中国内地经济落后,交通不便,外资势力侵入不便,这是造成两种状况的最主要原因。

答案:D

4.标志着中国近代新式水运业诞生的是()

A.1872年轮船招商局的成立

B.卢作孚创办民生轮船公司

C。鸦片战争后怡和公司成立

D。洋务运动民用工业的兴起

解析:鸦片战争前后,外国轮船往来空梭于中国内江和外海,挤占中国航运业,直到洋务运动民用工业兴起,水运交通的近代化才开始起步。本题C项显然不正确,B项1925年成立不属于近代水运。

答案:A

5。下列关于近代水运业发展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鸦片战争后,水运交通近代化开始起步

B.轮船招商局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新式水运业诞生

C.我国轮船运输吸取了西方国家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D。随着经济发展,火轮船在民国时期已经普及到内陆省份

解析:1872年轮船招商局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水运交通近代化的起步,它吸取了当时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由于受当时社会条件制约,近代水运发展极不平衡,火轮船主要往来于沿海、沿长江航线,故A、C、D三项不正确.

答案:B

6。新式交通的引入和发展,最符合历史潮流的是()

A。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B。转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

C。加强了世界之间的联系

D。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解析:当时历史发展的潮流是资本主义的近代工业文明.新式交通的引入和发展推动了中国工业文明的近代化。

答案:D

7.“举头铁索路行空,电气能收夺化工.从此不愁鱼雁少,音书万里一时通.”此诗赞扬的是下列哪一项事业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A.铁路运输 B。航运 C.航空 D.电报通讯

解析:根据题干“不愁鱼雁”、“音书万里”等有效信息可以断定该诗赞扬的是电报通讯的便捷。

答案:D

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光绪六年岁末,刘铭传力请修筑铁路……李鸿章立足中外,比较支持刘铭传的倡议……但更多的人“群相讹骇”,不但责骂刘铭传与李鸿章“直欲破坏列祖列宗之成法以乱天下”,而且宣言:“铁路行之外夷则可,行之中国则不可.洋务派虽冲破阻力“毅然兴办”,但步履之艰难可以体味。

材料二甲午战后中国铁路事业的格局为之一变……至1911年,中国共建铁路8200千米,其中帝国主义直接投资修筑的铁路占46%,货款建筑的铁路占40%,中国人自建的铁路仅1200千米,仅占14%.

材料三一些闭塞地区的经济因铁路而活跃;一些古老的城镇因铁路而面目一新……铁路在畅通经济、带动繁荣的同时还意味着信息的流通,知识的传播,意味着建立“铁路交通日常所需的各种生产过程”,所有这一切无疑都有利于打破中国传统社会“自给自足的惰性”,推动现代化进程.

材料四据袁昶估计,庚子(1901)前后,仅顺天府(清朝时北京称京师顺天府)属州县的穷民之中,“失车船店脚之利,而受铁路之害者”即在万余人以上。

材料五帝国主义对中国的资本输出,一如它们所有的经济扩张活动,“完全是被极卑鄙的利益驱使”(马克思语)。俄国外交大臣维特揭示列强争夺铁路的奥秘时说:“欧洲列强十分清楚,在中国保障经济势力的有力方法之一是将铁路修筑权抓在手里。

——上述材料均摘自《最初的纪年-—中国早期现代化研究》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二、五,结合时代背景分析近代中国兴建铁路的特点.

(2)依据材料三、四,概括指出近代中国兴建铁路的主要影响。

(3)综合从材料中获取的有效信息,谈谈你对中国近代铁路事业发展的认识。

解析:第(1)问中的特点,可从材料一、二中通过提取“步履之艰难可以体味”“中

文档评论(0)

育人读书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从事教育工作10年,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