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高一历史岳麓版学案:例题与探究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docx

高一历史岳麓版学案:例题与探究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典题精讲

例1(2004北京高考文综,16)下列材料中,能够表明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的

是()

A.“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

B。“扬一益二”(扬州商业居天下第一,益州居第二位)

C。“苏湖熟,天下足”

D。“买不尽松江布,收不尽魏塘纱

思路解析:中国古代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绝对统治地位,能够反映经济重心所在的应是农业发展水平,故B、D两项可以排除。A、C两项比较,前者反映的现象影响范围是“数郡”,而后者是“天下”,所以后者更能说明问题。并且,A项材料出自《宋书》,反映的南朝刘宋王朝的经济现象,而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是在南宋,所以,A项也不合适。

答案:C

绿色通道:解答材料选择题,要注意深入理解材料,更不要忽视对历史基本理论的运用。认识“完成”“开端”“转折”“高潮”等类型的问题,首先要找准能够作为“标志”的事物.

变式训练史学界普遍认为:到南宋时期,南方正式成为中国的经济重心。主要是因为()

A。南宋的都城在南方

B。南方是农业区,北方成为畜牧区

C。南方成为最主要的粮食产区

D.工商业城市、都会主要集中在南方

答案:C

例2司马迁所说的山东、山西经济区,其地理范围主要是指()

A。今山东省和山西省 B.黄河流域

C.江淮地区 D。华北地区

思路解析:学习历史要注意教材中的图表所提供的信息。解答此题首先要弄清山东、山西的分界线是哪座山,找出此山的位置,也就找到了题中所述两大经济区的位置.

答案:B

黑色陷阱:“山东”“山西”是当今中国影响巨大的两个省,若不细心很容易将历史上的“山东“山西”经济区与之混淆。

变式训练秦汉时期,中国经济的重心在…()

A.黄河流域 B。长江流域

C。东南沿海 D.长城附近

答案:A

问题探究

问题唐朝诗人张籍在《永嘉行》中说:“北人避胡多在南,南人至今能晋语。”这句话能够反映什么问题?诗句中反映的现象对江南经济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导思:分析古诗句,要注意尽可能充分提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不要只看到表面现象。

探究:这句话反映了北方人曾大举南迁的史实.从诗句中可以分析出北方人南迁的主要原因是“避胡”,即躲避内迁的少数民族的侵扰;还可以看出北方人南迁对南方文化的影响,使得南方人至今能“晋语”,北方人南迁促进了南北文化的交流,有力地推动了江南经济的发展,促使江南经济逐渐超过北方。

文档评论(0)

育人读书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从事教育工作10年,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