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高一历史岳麓版学案:例题与探究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docx

高一历史岳麓版学案:例题与探究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典题精讲

例1过渡时期总路线就其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任务而言,实质上属于()

A。变革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的有机统一

B.变革生产关系与发展生产的有机统一

C.经济建设与法制建设的有机统一

D。发展科技教育与独立外交的统一

思路解析:总路线规定了两个方面的任务:一是工业化,即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二是三大改造,即变革生产关系.“一化三改造”的实质是社会主义建设与社会主义革命并举,发展生产力与改造生产关系并举。

答案:B

绿色通道:解答关于探寻实质类的选择题,应从具体事件出发,分析具体事件的内容,运用现象与本质的辩证原理,由表及里,透过现象把握本质。

变式训练1949~1956年我国农村经济形式的变化趋势是()

A.封建土地所有制→农民土地所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

B.封建土地所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封建剥削制度→个体小农经济→社会主义合作生产

D.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答案:A

例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有可能调整发展我国的生产力—-也必须估计到当前经济上、财政上、技术上和力量上的客观限制,估计到保持后备力量的必要,而不应当脱离经济发展和正常比例——就是随时注意防止和纠正右倾保守的或“左”倾冒险的倾向,积极而又稳妥可靠地推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

材料二:有人害了右倾保守的毛病,像蜗牛一样爬行得很慢,他们不了解农业合作化以后我们有条件也有必要在生产战线上来一个大跃进——他们把正确的跃进看成“冒进”。

-—1957年11月13日《人民日报》社论

材料三:经过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努力,我们将建成社会主义,并且为第三个和第四个五年计划期间向共产主义过渡准备物质和思想的某些条件。

—-1958年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公报》

材料四:在建设工作中面临的突出矛盾,是由于比例失调而引起各方面的紧张,浮夸风较普遍的滋长起来——犯了不够实事求是的毛病——小资产阶级狂热病使我们犯了“左倾的错误.

——《彭德怀同志的意见书》(1959年)

请完成:

(1)材料一中正确观点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据材料二、三,错误观点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3)材料四认为错误思想产生的根源是什么?

思路解析:第(1)(2)问解答的关键是在正确理解题目要求的基础上提取材料中的“不应当脱离经济发展和正常比例”等有效信息并进行归纳和概括,既要指出正确观点和错误观点的主张,又要指出它们的实质;回答第(3)问则必须明确“根源”与具体表现之间的区别,从而从“根源”的角度概括出具体答案。

参考答案:(1)反对“左”倾冒进,要积极稳妥地按比例发展国民经济.

(2)在生产战线上来一个“大跃进”,盲目追求高速度。

(3)党内“左”倾错误的滋长。

黑色陷阱:回答第(1)(2)问时,容易犯的错误是仅仅回答出“反对‘左’倾冒进”等部分内容,原因在于不能全面理解材料和缺乏对教材知识的迁移能力;回答第(3)问容易犯的错误是大书特书浮夸风、不够实事求是等“左”倾错误的表现,而不能挖掘出错误思想产生的根源。

变式训练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产品

1952年产量

比1949年增加

比历史最高水平增加

1。639亿吨

49%

9。3%

130.4万吨

193%

53%

135万吨

754%

46.2%

6649万吨

105%

7。4%

材料二:

产品

1957年产量

比1952年增加

比历史最高水平增加

1.95亿吨

19%

30%

164万吨

26%

93%

535万吨

296%

580%

1.3亿吨

96%

210%

请完成:

(1)材料一的数据说明了什么问题?其意义是什么?

(2)材料二的数据说明了什么问题?从材料一到材料二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

(1)说明经过建国后恢复经济的斗争,到1952年底国家财政经济状况有了根本好转,工农业生产达到并超过历史最高水平。这为开展三大改造,实现向社会主义过渡奠定了物质基础。

(2)说明到1957年我国的工农业生产得到迅速发展。主要原因: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高涨;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问题探究

问题“进入1956年以后,公私合营急速转入高潮.其中北京仅用十天就完成了全市的全行业公私合营;……到年底,全国私营工业企业人数的99%、私营商业企业人数的85%参加了全行业公私合营……小商、小贩、小手工业者都被当作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对象纳入了公私合营。”参照上述材料,你应如何全面评价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政策?

导思:评价历史事件要运用辩证的、一分为二的方法,同时要注意抓住事物的主流。

探究:中国共产党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育人读书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从事教育工作10年,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