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药物代谢动力学
一、最佳选择题
1、决定药物每天用药次数的主要因素是
A、吸收快慢B、作用强弱C、体内分布速度D体内转化速度E、体内消除速度
2、药时曲线下面积代表
A、药物血浆半衰期B、药物的分布容积C、药物吸收速度
D、药物排泄量E、生物利用度
3、需要维持药物有效血浓度时,正确的恒定给药间隔时间是
A、每4h给药一次B、每6h给药一次C、每8h给药一次
D、每12h给药一次E、每隔一个半衰期给药一次
4、以近似血浆半衰期的时间间隔给药,为迅速达到稳态血浓度,可以首次剂量
A、增加半倍B、增加1倍C、增加2倍D、增加3倍E、增加4倍
5、某药的半衰期是7h,如果按每次0.3g,一天给药3次,达到稳态血药浓度
所需时间是
A、5~10hB、10~16hC、17~23hD、24~28hE、28~36h
6、按一级动力学消除的药物,按一定时间间隔连续给予一定剂量,达到稳态血
药浓度时间长短决定于
A、剂量大小B、给药次数C、吸收速率常数D、表观分布容积E消除速率常数
7、恒量恒速给药最后形成的血药浓度为
A、有效血浓度B、稳态血药浓度C、峰浓度D、阈浓度E、中毒浓度
8、药物吸收到达血浆稳态浓度时意味着
A、药物作用最强B、药物吸收过程已完成C、药物消除过程正开始
D、药物的吸收速度与消除速率达到平衡E、药物在体内分布达到平衡
9、按一级动力学消除的药物有关稳态血药浓度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增加剂量能升高稳态血药浓度B、剂量大小可影响稳态血药浓度到达时间
C、首次剂量加倍,按原间隔给药可迅速达稳态血药浓度
D、定时恒量给药必须经4~6个半衰期才可达稳态血药浓度
E、定时恒量给药达稳态血药浓度的时间与清除率有关
10、按一级动力学消除的药物,其消除半衰期
A、与用药剂量有关B、与给药途径有关C、与血浆浓度有关
D、与给药次数有关E、与上述因素均无关
11、某药按一级动力学消除,其血浆半衰期与消除速率常数k的关系为
A、0.693/kB、k/0.693C、2.303/kD、k/2.303E、k/2血浆药物浓度
12、对血浆半衰期(一级动力学)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是血浆药物浓度下降一半的时间B、能反映体内药量的消除速度
C、依据其可调节给药间隔时间D、其长短与原血浆浓度有关
E、一次给药后经4~5个半衰期就基本消除
13、静脉注射1g某药,其血药浓度为10mg/dl,其表观分布容积为
A、0.05LB、2LC、5LD、10LE、20L
14、在体内药量相等时,Vd小的药物比Vd大的药物
A、血浆浓度较低B、血浆蛋白结合较少C、血浆浓度较高
D、生物利用度较小E、能达到的治疗效果较强
15、下列叙述中,哪一项与表观分布容积(Vd)的概念不符
。
1
。
A、Vd是指体内药物达动态平衡时,体内药量与血药浓度的比值
B、Vd的单位为L或L/kg
C、Vd大小反映分布程度和组织结合程度
D、Vd与药物的脂溶性无关
E、Vd与药物的血浆蛋白结合率有关
16、下列关于房室概念的描述错误的是
A、它反映药物在体内分却速率的快慢B、在体内均匀分布称一室模型
C、二室模型的中央室包括血浆及血流充盈的组织
D、血流量少不能立即与中央室达平衡者为周边室
E、分布平衡时转运速率相等的组织可视为一室
17、影响药物转运的因素不包括
A、药物的脂溶性B、药物的解离度C、体液的pH值D、药酶的活性
E、药物与生物膜接触面的大小
18、药物消除的零级动力学是指
A、消除半衰期与给药剂量有关B、血浆浓度达到稳定水平
C、单位时间消除恒定量的药物D、单位时间消除恒定比值的药物
E、药物消除到零的时间
19、下列有关一级药动学的描述,错误的是
A、血浆药物消除速率与血浆药物浓度成正比
B、单位时间内机体内药物按恒比消除
C、大多数药物在体内符合一级动力学消除
D、单位时间机体内药物消除量恒定E、消除半衰期恒定
20、关于一室模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各组织器官的药物浓度相等B、药物在各组织器官间的转运速率相似
C、血浆药物浓度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