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自动变形监测系统在运营地铁隧道监测中的应用 .pdf

自动变形监测系统在运营地铁隧道监测中的应用 .pdf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自动变形监测系统在运营地铁隧道监测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21-06-08T07:57:53.682Z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21年5期作者:李健

[导读]随着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大型深基坑涌现于城市建设之中。由于城市轨道交通的飞速发展,地铁隧道覆盖面越来

越广,许多深基坑的建设往往不得不靠近已运营的地铁隧道。

机械工业第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河南洛阳471000

摘要:随着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大型深基坑涌现于城市建设之中。由于城市轨道交通的飞速发展,地铁隧道覆盖面

越来越广,许多深基坑的建设往往不得不靠近已运营的地铁隧道。本文主要对自动变形监测系统在运营地铁隧道监测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关键词:自动变形监测;地铁隧道结构;监测技术;运营安全

自动化变形监测系统组成1

硬件组成部份1.1

自动化变形监测系统硬件部份构成如图1所示。

图1自动化监测系统构成框图

)徕卡1TCA1800型自动全站仪。自动全站仪又称测量机器人,最主要的特征是自动识别系统(auto-matictargetrecognition,ATR)。

在系统软件的控制下对测量目标点进行距离、角度数据的自动采集。

)棱镜连接器2。棱镜连接器通过将棱镜固在定自动全站仪手柄上,使之成为测站,同时又是其他测站的镜站。

)目标棱镜3。目标棱镜安装在基准点和监测目标点上。基准点上一般采用标准圆棱镜,变形点上采用L型小棱镜。

)网络4通信设备。由路由器、网络转换设备、网络摄像机等组成,实现全站仪和监控计算机之间的数据通信。

)计5算机。包括监控中心主控计算机和控制测量机器人的分控机。

)电6源箱。由市电转直流电,为全站仪等设备提供不间断电源。

软1.2件组成部份

自动化变形监测系统软件部分主要是由控制软件系统、自动化监测软件系统、数据分析处理软件系统等三大部分的模块组成。

)控制软1件系统

因在组网测量中,测站本身既是测站又是其他测站的镜站,控制软件系统主要根据测量流程依次向测量机器人发操作指令,控制各测

站与棱镜之间的相互配合,并接收测量机器人返回的信息、数据。

)监测2软件系统

因特网主要功能是集成各种传感器对测量目标点进行距离、角度数据的自动采集,自动计算监测目标的整体变形情况,实时地将当前

测量信息反馈到监控中心。当在自动观测过程中出现监测目标被运行列车遮挡造成测量中断时,系统会根据具体情况自动采取延迟处理并

执行重复测量等操作。当出现测量误差超限时,系统自动报警。

)分析处理软件系统3

主要功能是对原始观测值进行多重差分技术解算目标点的坐标,消除或减弱各种因素引起的误差,自动进行变形数据分析处理,以图

形与数字方式查询、显示、输出各点的测量数据与结果。如果监测点的水平位移或沉降值累计超过设定的警戒值,系统自动启动报警程序

(包括短消息报警、电子邮件报警、电话报警等)。

监测网的2布设

本次监测对象为某项目基坑施工范围相邻的地铁一号线隧道结构变形实施监测,监测隧道长度约184m(两端超出地下室范围大于

15m)。

)基准1点布设

基准点为本项目监测提供稳定基准,为了保证监测的精度优于1mm,必须有足够的测量图形强度控制和冗余观测。因此基准点根据现

场实际情况,在上、下行隧道两侧变形监测区域外不受基坑施工项目影响(大于30m)的隧道两端的远处,分别设置4个基准点,共设置8

个基准点,基准棱镜为索佳标准圆棱镜。

)变形监测断2面布设

本项目按大约10m的间距在地铁隧道左、右线各布设18个监测断面,如图2所示。每个监测断面设置4个监测点,其中,2个位于轨道床

旁地面上,隧道顶和隧道侧壁各布设1个,地铁隧道与基坑位置关系及监测点布置如图3所示,共计144个监测点。变形监测点棱镜采用L型

小棱镜。

图3地铁隧道与基坑位置关系及监测点布置图

自动3化变形监测

首次观测前,首先进行测站设置,主要包括测站限差、角度及距离测回数、测站名设置、观测时间以及计算机与全站仪之间的通讯参

数等。然后用人工观测方法逐点搜索目标点,让测量机器人获取基准点和监测点的概略空间位置,测量机器人根据获取的目标概略位置自

动精确照准,对观测目标进行边、角测量,经过采用多次观测的数据经平差后,计算出各点的三维坐标

文档评论(0)

知行合一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喜欢音乐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