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25年大学试题(艺术学)-艺术与审美笔试考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含含答案.docx

2025年大学试题(艺术学)-艺术与审美笔试考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含含答案.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5年大学试题(艺术学)-艺术与审美笔试考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含含答案

第1卷

一.参考题库(共100题)

1.以下关于20世纪末、21世纪初经济发展趋势的描述,哪些正确?()

A、文化产业已经成为世界各发达国家的重要的支柱产业

B、信息产业和文化产业成为最有发展前途的产业,说明我们已进入了一个创意的时代

C、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科技产业是21世纪世界上最大的产业之一

D、商品的文化价值、审美价值逐渐超过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而成为主导价值

2.20世纪最后二三十年,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和新的趋势。这些新的特点和新趋势,要求我们的生产部门、流通部门、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以及各级政府官员要有()

A、经济的头脑

B、技术的眼光

C、文化的头脑

D、美学的眼光

3.美育历来都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下列哪一种说法不正确?()

A、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和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都十分重视美育

B、18世纪末,席勒第一次明确提出“美育”的概念

C、在中国,孔子是最早提倡美育的思想家

D、到了20世纪初,胡适在北京大学和全国范围内大力提倡美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4.“锥画沙”是一种什么样的用笔技法()

A、所谓“平”,是指运笔时用力平均,起讫分明,笔笔送到,既不柔弱,也不挑剔轻浮。

B、所谓“圆”,是指行笔转折处要圆而有力,不妄生圭角。

C、所谓“留”,是指运笔要含蓄,要有回顾,不急不徐,不浮不滑,不放诞犷野。

D、所谓“重”即沉着而有重量,要如“高山坠石”,不能象“风吹落叶”,即古人说的“笔力能扛鼎”的意思

5.下列关于戏曲艺术的说法,哪一种最为恰当?()

A、“国剧之本质,是艺术不是剧本”这说明戏曲表演最本质的特征是其程式化的表演,因此,行当程式、四功五法是戏曲本体之所在

B、面对西方戏剧的冲击,戏曲不能“破格”、“创格”,而应该“守格”,只有这样,才能保有中国艺术主体的纯粹性

C、中国戏曲艺术的总体特征是程式化、歌舞化、虚拟性、综合性

D、从上世纪三十年代梅兰芳访苏到新世纪初昆曲名列“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事实证明,只有最精微的艺术才最能体现一个民族的审美特质

6.节奏如果脱离了()的约定,表情意义会大不相同。

A、旋律

B、速度

C、和声

D、力度

7.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高秋总馈贫人实,来岁还舒满眼花”充溢着对自然界的感恩之情。

B、“我图娱悦,彼在囚牢,何情何理,而必屈物之性以适吾性乎”体现了儒家的大仁爱观;

C、《聊斋志异》中的意象世界,充满了对天地间一切生命的爱,它的美就是人与万物一体之美;

D、“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写出了天地万物各适其天、各得其所的祈求;

E、“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显出花鸟树木与人一体的美感;

8.在中国,为了体现建筑空间的意境之美,文人墨客多为之题匾立碑。以下题匾与诗文不符的是()

A、苏州拙政园“留听阁”——李商隐:“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B、苏州网师园“竹外一枝轩”——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C、绍兴“流觞亭”——王羲之《兰亭集序》:“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D、无锡寄畅园“知鱼涧”——《庄子》:“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乐也……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9.中国美学在自然美的观赏上体现了一种强烈的生态意识,并认为万物之生意最可观,人与天地万物一体,都属于一个大生命世界下列哪些说法表现了这一观点?()

A、《易传》:“天地之大德曰生”

B、《通书·顺化》:“天以阳生万物,以阴成万物生,仁也成,义也”

C、《朱子语类》:“仁是天地之生气”

D、《河南程氏遗书》:“人与天地一物也”

E、《正蒙·乾称篇》:“民吾同胞,物吾与也”

10.在艺术定义问题上,西方经历了如下演变过程()

A、艺术的定义——艺术不可定义——艺术可定义

B、艺术不可定义——艺术可定义——艺术的定义

C、艺术可定义——艺术的定义——艺术不可定义

D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5****0119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武侯区米阳米信息咨询服务部
IP属地四川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510107MAC8LM2H28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