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16课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课程标准:了解中国古代赋役制度的演变。了解关税、个人所得税制度的产生及在中国的实行。
中国历史呈现出王朝往复循环的周期性现象,打江山一坐江山一失江山,周而复始。黄炎培先生将其称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周期律。王朝崩溃的开始,往往是苛捐杂税的加重打破了社会的稳定……历朝历代一直在“低税一王朝兴起一重税一起义爆发”的恶性循环中打转,中国历史繁荣与贫困总是在轻税与重税中交替变更。——卢洪友、张楠:《国家治理逻辑下的税收制度:历史线索、内在机理及启示》,载《社会科学》,2016年第4期横征暴敛?轻徭薄赋?如何才能“取之有度”,已维持国家长治久安?
概念辨析古代民众的义务:“税”+“役”赋役制度赋税徭役为维护国家机器运转而强制、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手段田赋(地税)人头税(丁税、户税)其它杂税历代统治者强迫人民(主要是成年男子)从事的无偿劳役兵役力役杂役
任务一:结合教材,利用表格梳理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演变时期田赋(地税)徭役人头税(户税)秦泰半之税三分之二更卒、正卒、戍卒极重的口赋汉十五税一到三十税一更卒、正卒、戍卒口赋、算赋隋租(粟三石)役(二旬)户调(绫绢布棉麻)唐初租(粟二石)差役(20日)、×庸(每日三尺)户调(绫绢布棉麻)晚唐地税(按田亩)×两税法合并户税(人丁资产)宋地税(按田亩)差役、×免役法户税(人丁资产)元租(北)地税(南)差役、科差调(北)户税(南)明初地税(按田亩)差役户税(人丁资产)明万历地税(按田亩)×一条鞭法合并户税清地税(按田亩)××(摊丁入亩)
1.原因:铁犁牛耕出现(根源)井田制逐渐瓦解,诸侯国财政收入减少春秋战国时期,管仲“相地而衰征”根据土地多少和好坏征收赋税;鲁国“初税亩”无论公私田,按亩数实数收税。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和地主土地私有制的形成;促进了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是中国古代土地税的开端。先秦赋税制度
田赋(地税):秦朝:田赋税率极高,史称“收泰半之赋”。汉初:统治者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田赋税率大大降低。口赋(人头税):秦朝:向人民征收极重的口赋,即人头税。汉朝:人头税分口赋、算赋,商人和奴婢的算赋钱还要加倍。汉朝还征收财产税。徭役:更卒:法定服务期限是一个月,服役地点是在本郡或本县,承担修筑城垣、道路、河渠、宫室、陵寝,以及运输粮食等繁重劳动。正卒:是指到那国和京城服兵役,役期一般是两年。戍卒:是指到边塞屯戍,役期一般是一年。疑问:为什么汉代商人和奴婢的算赋钱加倍?抑商政策和限制蓄奴(减少自由人口)(一)秦汉赋税制度
(二)从“租(庸)调制”到“两税法”变革有田则有租,有家则有调,有身则有庸。——(唐)陆贽疑问:为什么均田制是租(庸)调制的基础?
材料:租庸调之法,以人丁为本,但自开元以后,“天下户籍久不更造,丁中转死,田亩卖易,贫富升降不实,其后国家侈费无节,而大盗起,兵兴,财用益屈,而租庸调法弊坏。——《新唐书·食货志》①户籍久不清理③安史之乱的爆发②土地兼并,均田制瓦解户籍清楚是保证均田制有效运作的先决条件(二)从“租庸调制”到“两税法”变革任务二:探究从“租庸调制”到“两税法”变革的缘由赋税制度土地制度户籍制度基础保障唐朝前期土地买卖、兼并盛行人口逃亡,户籍错乱“两税法”
材料:先计州县每岁所应费用及上供之数而赋于人,量出以制入。户无主客,以现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为行商者,在所州县税三十之一,使与居者均,无侥利。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俗有不便者正之。——《资治通鉴》(二)从“租庸调制”到“两税法”变革任务三:利用表格,梳理两税法比租庸调制有哪些改进?租庸调制两税法实施背景实施目的征税标准征税项目征税对象征税次数征收内容以人丁为主以财产为主租庸调、杂役户税和地税受田农民不分主客农商,一律纳税不定时征收夏、秋两季征收实物钱物两收均田制实施均田制瓦解巩固统治,保证财政收入均田制瓦解,解决财政困难
二从“租庸调制”到“两税法”变革租庸调制两税法实施背景实施目的征税标准征税项目征税对象征税次数征收内容以人丁为主以财产为主租庸调、杂役户税和地税受田农民不分主客农商,一律纳税一次征收夏、秋两季征收实物钱物两收均田制实施均田制瓦解巩固统治,保证财政收入均田制瓦解,解决财政困难实物税向货币税过渡放松人身控制简化税收名目扩大税收对象精简税收时间趋势:
材料二:明代中期,大明宝钞严重贬值退出流通领域,白银以体积小、价值高、易于分割熔铸、便于携带等天然属性,于天顺以后逐渐成为流通中的主要货币……万历年间,张居正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标志着白银货币化的最终完成。——摘编自万明《全球史视野下的明代白银货币化》材料一:明中叶,封建国家开始由盛转衰,土地兼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