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苏东坡作品整合复习++课件-2025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pptx

苏东坡作品整合复习++课件-2025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ppt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至至情性苏东坡——中考古诗文之苏轼作品品析

致敬诗神四川眉山出俊才唐宋八大家之一书香世家苏洵子慈母程氏弟苏辙字为子瞻号东坡豪放词派开拓者诗文词画善书法千古全才名远扬苏辛苏黄宋四家东坡名高排在先师从文豪欧阳修一举成名传京师宦海沉浮几十载辗转杭密黄儋州三千多首古诗词五百余首为明月一蓑烟雨任平生旷达乐观无雨晴

姓名:苏轼(1037--1101)字:号:生活时代:词派:成就: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是中国文学史上知名度最高的伟大作家,现存诗2726首,词398阕,散文4800余篇,200多万字著述。子瞻东坡居士北宋豪放派

文艺全才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石钟山记》《喜雨亭记》《前赤壁赋》《后赤壁赋》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题西林壁》《惠崇春江晚景》《惠州一绝》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为豪放词的创始人《江城子》《水调歌头》《定风波》《念奴娇》《卜算子》书法上为宋初四大书法家--宋四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绘画上是文人画的开创者之一:《枯木怪石图》、《竹石图》把古文引进赋体的创作,其《赤壁赋》与欧阳修的《秋声赋》同为文赋的代表作。

(宋)苏轼《赤壁赋》绢本

(宋)苏轼《枯木怪石图》

唐宋八大家

古代散文四大家

苏轼推崇柳宗元相似的经历:柳宗元因参加“永贞革新”而遭贬,在永州、柳州度过了漫长的14年;苏轼因与“王安石变法”政见不一,多次遭贬,比柳宗元遭遇了更多的挫折与磨难。苏轼、苏辙两兄弟同柳宗元一样,与永州有一段难解之缘。苏轼与柳宗元心心相印,与永州山水交相辉映。相似的思想:两人有相似的经历,在思想渊源上也一脉相承。苏轼对柳宗元的诗有深入研究,对其在诗史上的地位及创作风格进行总体评价及细致分析。他说:“柳宗元诗在陶渊明下,苏轼上。”

苏门四学士:黄庭坚、张耒(lěi)、晁(cháo)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宋四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苏轼与黄庭坚:亦师亦友)

“三苏”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有几对名垂后世的文学世家,例如:三国时期曹操、曹丕和曹植的“三曹”父子;宋代苏洵、苏轼、苏辙的“三苏”父子;以及明朝“公安派”的“三袁”兄弟: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其中“三苏”父子均位列“唐宋八大家”,成就最高、名气最大。在“三苏”中,“大苏”苏轼的文学成就最高,最为后世所熟知;“小苏”苏辙官做得最大(宰相),成就斐然;而他们的父亲“老苏”,在名气上则稍显逊色,但苏洵在文学发展史上却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他创作的《六国论》等名篇,传之后世,谓之经典。

苏轼的政治生涯大致可分为四期:(一)转任地方(二)乌台诗案(三)东山再起(四)被贬海南

一、转任地方苏轼首任官职是凤翔府判官。三年后,苏轼即由凤翔来到中央任职,担任判官诰院。36岁时苏轼首先被派往杭州任通判。接下来被任命为密州太守,徐州知州、湖州知州等职。在地方为官共八年。二、“乌台诗案”苏轼被下狱,关押了130多天后,得以释放,但被贬为黄州做团练副史。苏轼在黄州居住了四年零两个月后被改派汝州,后来又允许他在常州居住。

三、东山再起1085年3月5日,哲宗之母高太后垂帘听政。5月6日苏轼被起用任登州知州七品,被调回中央先后任礼部郎中,起居舍人六品,1086年3月14日,升任中书舍人四品。9月12日又升任翰林学士正三品。先后任杭州、颖州、扬州以及定州知州。四、被贬海南1093年,哲宗亲政,苏轼被贬广东英州,还未到达英州,就又被贬到广东惠州,后又被贬到海南儋州。《荔枝叹》等作写于此时。1100年哲宗病逝,徽宗继位,在儋州生活三年的已经65岁的苏轼,渡海而回,1101年七月二十八日,病逝于常州。

○熙宁四年(1071年)因上书反对新法而自请出京任杭州通判○熙宁七年(1074年)调任密州(山东诸城)知州(市委书记)○熙宁十年(1077年)调任徐州知州○元丰二年(1079年)调任湖州知州○元丰二年(1079年)“乌台诗案”被污下狱,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元丰八年(1085年)苏轼被召回京,升任翰林学士(皇帝心腹,常能升为宰相。)○绍圣四年(1097年)再次被贬,放逐海南儋州○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于大赦北还途中病殁于常州

一蓑烟雨任平生凤翔京城(判官)杭州(通判)密州、徐州、湖州(反对新党新政)(旧党欧阳修)(知州)黄州(团练副使)(乌台诗案)京城(中书舍人)杭州(不容于新旧两党)惠州儋州(旧党重启)

自题金山画像(宋)苏轼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自题金山画像》以自嘲的口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h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