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PAGE1页(共NUMPAGES1页)
2024年广东省深圳市蛇口育才教育集团中考历史一模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2分)国家博物馆“河姆渡文化发现50周年考古成果特展”中,展出了大量人类食用毛蚰、蛭子、牡蛎等贝类的遗存,以及木桨、鱼罩和独木舟模型等器具。这些遗存()
A.体现了稻作干栏式史前聚落形态
B.反映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
C.说明了先民的食物来源多种多样
D.实证了中国较早利用海洋资源
2.(2分)司马迁在《史记?五帝本纪》中,记载了黄帝、尧、舜等远古传说。有学者指出,司马迁对五帝关系的记述不一定准确,但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远古时期我国部落集团逐渐融合的历程。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远古传说纯属后人主观臆造
B.司马迁的记述完全符合事实
C.考古材料是了解古史的唯一依据
D.远古传说可为探究历史提供参考
3.(2分)如图是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数量变化示意图,对该图所示现象理解比较合理的是()
A.春秋战国的战争给人民带来灾难
B.周王室吸取教训,逐渐取消了分封制
C.郡县制普遍实施,诸侯国减少
D.小诸侯国被大国兼并,促进了局部统一
4.(2分)根据考古发现《睡虎地秦墓竹简行书》记载,命书及标注“急”字的文书应立即传送,不紧急的文书应在当日之内送完,对积压文书不送的行为要依法处置。这反映出秦朝()
A.皇权至高无上 B.行政管理严格高效
C.官僚制度确立 D.严刑酷法治国理念
5.(2分)广东客家人先民来自中原,他们先后经历了五次南迁。第一次在东晋时期,客家人避开沿江膏腴之地,逐空荒而居,不与当地土著发生经济利益冲突,而且多向江南的岗阜地区发展,种植麦、菽。据此可知,客家先民南迁()
A.促进了南方地区的开发
B.加剧了南方的阶级矛盾
C.导致了封建国家的分裂
D.有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
6.(2分)唐代繁荣的陆路东西贸易,由于“安史之乱”以后唐的政治势力退出内陆亚洲而陷于衰落。南宋建立后,国家的政治、经济重心南移,海外贸易成为南宋对外物质交往的主要途径。材料的主旨是()
A.经济重心的南移 B.陆路贸易的阻断
C.海外贸易的兴盛 D.贸易路线的变化
7.(2分)“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这是南宋词人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的词句,该词创作的历史背景是()
A.安史之乱的发生 B.辽与北宋的对峙
C.金与南宋的战争 D.清军入关
8.(2分)文化发展与生产力水平密切相关。如图中南北方人才比重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明清社会文化繁荣 B.科举考试快速发展
C.南方政局更加稳定 D.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9.(2分)历史上真实的诸葛亮,集儒者、隐士与纵横家于一身。宋儒通过予蜀汉以正统、守仁尽道、居敬行简、复习礼乐这四个过程,重新塑造了诸葛亮的儒者形象,影响了以三国为题材的文学。宋儒的做法旨在()
A.宣传儒学以赓续文化 B.编纂故事以吸引读者
C.杜撰情节以美化孔明 D.宣扬理学以教化俗众
10.(2分)如图为我国古代某两个时期的中央行政机构图,从图一到图二的转变反映了()
A.君主专制强化 B.地方机构精简
C.六部效率提高 D.中央集权加强
11.(2分)中华文化浩如烟海,四大名著独步古今。其写勇、写义、写忠、写智、写情,或壮阔、或精琢、或瑰丽、或奇幻。可谓“一人一天下,一书一山河”。下而对四大文学名著解读正确的是()
A.是古典小说创作初期的成果
B.反映了市民阶级的文化需求
C.表现手法都有浪漫主义色彩
D.内容体现了封建社会的繁荣
12.(2分)两河流域文明的因素在古代埃及文明、赫梯文明、犹太文明、伊朗文明等中都有丰富的表现。这表明两河流域文明()
A.历史悠久 B.成果丰富 C.传播广泛 D.绵延至今
13.(2分)如图是今阿富汗出土的玉饰。椭圆形的玉髓表面凹雕一只身姿修长、振翅欲飞的格里芬神兽图案。这是希腊神话中一种鹰头狮身有翅的怪兽,在地中海沿岸艺术中常见。与此文化现象有关的是()
A.亚历山大东征 B.罗马帝国扩张
C.阿拉伯帝国扩张 D.印度佛教的传播
14.(2分)中世纪城市学校主要有两类,一是为工商业者上层市民子弟开办的学校,其目的主要是增强文化修养;二是为手工业者子弟设立的行会学校,是职业技术学校。可见学校的建立()
A.是提高市民文化水平的手段
B.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C.维护手工业行会的根本利益
D.受到基督教会的精神控制
15.(2分)如表内容表明,这一时期法国()
文献
内容/原则
1789年《人权宣言》
自由存在于做任何不损害别人的事情的权力中;法律对于所有人,无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国开模拟电子电路形考作业1-3试题及答案.docx
- 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员—网络安全管理员中级工习题库与参考答案.docx VIP
- DSM-5-进食障碍-诊断标准.pdf
- 5.1 合理消费 第一课时 课件 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pptx
- 化工设计大赛年产5.5万吨1,4-丁二醇项目.doc
- 网络舆情概论(微课版)全套PPT课件.pptx
- DB11T 2258-2024 城市轨道交通装配式多腔复合结构隧道加固技术规范.pdf VIP
- 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开题报告书.doc VIP
- DB34T 2939-2017 霍山铁皮石斛枫斗加工技术规程.docx VIP
- MODEL 2030在线粉尘烟度计使用说明书MODEL 2030在线粉尘烟度计使用说明书.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