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PAGE1页(共NUMPAGES1页)
2025年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五校中考历史一模试卷
一、单选题(34分)
1.距今7200﹣6900年前的江苏省草堰港遗址,目前已出土陶、骨、石、木、玉、蚌等各类遗物2800余件。其中,陶器中釜占主导地位,其次为罐、钵;骨器数量众多、打磨精美;木器有钻木取火器、纺轮、浮漂等。由此可推知()
A.当时渔猎采集已被取代
B.人类生产生活渐趋稳定
C.早期国家形态初步形成
D.该区成为中华文明核心
2.春秋后期产生了一批私营工商业者,其中一些人拥有庞大的资产,如陶朱公“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子贡经商致富,“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以上史实反映了()
A.工商食官格局逐渐被冲破
B.各国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C.出现一批商贾云集的城市
D.贵族对政治权力的垄断被打破
3.古代的棺,指盛放死者的木制葬具;椁指套在棺外的木制封闭式结构。《庄子?杂篇》记载:“天子棺椁七重,诸侯五重,大夫三重,士再重”。与材料描写的制度相符合的是()
A.分封制 B.井田制 C.宗法制 D.礼乐制
4.古代封泥直接反映了古人的玺印原貌,如图是秦朝一种官印的封泥,为当时缄封简牍而钤盖印章以防私拆的信验物。由此可知,秦封泥()
A.体现了汉字的演变历程
B.有助于文书的秘密传递
C.提高了官员的办事效率
D.保证了政令的上传下达
5.农书《四民月令》记录了东汉田庄的多种生产经营情况。农业生产有谷物栽培、畜牧养禽、种植蚕桑果木;手工业生产有纺织、酿酒、制酱等。这表明,东汉田庄()
A.抑制了土地兼并 B.盛行自耕农经济
C.生产中精耕细作 D.具有自给自足性
6.明堂是古代帝王祭天祀祖、举行朝会、庆赏等大典的场所,汉代以后,明堂一直是皇帝祭祀与布政的重要建筑。北魏孝文帝自称拓跋氏源于黄帝,曾下诏“起明堂”,模仿汉制在平城南郊建立明堂,并亲赴明堂祭先祖、“布政事”。孝文帝此举旨在()
A.践行儒家治国理念 B.借鉴汉族政权经验
C.促进民族文化认同 D.彰显政权的合法性
7.唐朝初年,藩镇节度使仅有培养自己亲兵部队的权利;后来为了解决边防驻军的后勤供应问题,中央不得不把防区的财政权力转给各防区的军事将领;玄宗天宝年间,又授予节度使在其辖区内的行政权。节度使权力的变化()
A.表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加强
B.利于提高中央行政运转效率
C.推动国家治理体系日益完善
D.埋下了唐朝由盛而衰的隐患
8.下列唐朝时期官员统计表(部分)信息,可以用来说明唐朝()
姓名
出身
官职
契苾何力
铁勒部族可汗
镇军大将军
高仙芝
高句丽人
河西节度使
李光弼
契丹人
太尉兼侍中
元稹
鲜卑人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李彦
大食人
翰林学士
A.多元一体的政治格局渐趋稳定
B.民族政策呈现因俗而治的特点
C.外重内轻的政治局面初步显现
D.统治政策具有包容性与开放性
9.印度佛典认为,孩子并没有义务为父母奉献一切,双方关系是平等的。南北朝时期,佛教把孝敬双亲与因果报应相联系,认为只有孝顺父母才可得到善报。这一变化反映了()
A.三教合一渐成主流 B.佛教在中国的本土化
C.儒学丧失正统地位 D.宗教的发展有时代性
10.某校高一学生开展历史兴趣小组活动。其中一个小组搜集了下面一组图片,该小组研究的主题是()
A.中国古代建筑风格变迁
B.丝绸之路的开辟
C.佛教文化在中国的传播
D.中外文化的交流
11.据文献记载,汉武帝时期,儒生在中央和地方任中、高级官僚的数量未占据绝对优势,相反,法吏官僚数量却较多。由此可知,当时()
A.焚书坑儒对后世影响较深远
B.统治策略具有一定务实性
C.法家思想动摇了儒学的地位
D.官僚政治的建设成效显著
12.如图为某学者绘制的汉代敦煌郡邮驿示意图。这反映出汉代()
A.彻底解决汉初遗留的王国问题
B.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
C.河西地区经济从游牧转向农耕
D.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频繁
13.汉武帝之前,汉廷对诸侯王尚未有系统的教化。武帝统治早期,对诸侯王教化表现出向制度化、规范化过渡的特点。昭帝之后,对儒家经义的掌握已成为判断诸侯王知识素养高下的标准之一。这反映出汉代()
A.注重利用主流观念渗透巩固统治
B.加强对基层社会的控制
C.郡国并行制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
D.选官制度不断走向成熟
14.西汉时出现了高头大马、葡萄、苜蓿、胡桃、蚕豆、石榴等几十种物产;这一时期丝和丝织品在西域各国受到广泛欢迎,西域人学会了耕种、打井和炼铁等技术并用于发展生产。这些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A.西汉经济发展市场需求扩大
B.中国丝织品在西域备受推崇
C.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
D.中外农业生产水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