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过华清宫教案89095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熟练背诵并准确默写《过华清宫》这首诗。
深入理解诗歌的字面意思,精准把握诗句所描绘的具体景象。
透彻领会诗歌的意境,精准分析诗歌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熟练掌握诗歌中对比、夸张等表现手法,并能结合诗句进行详细分析。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反复诵读,深切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和节奏美,培养语感。
运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深入分析诗歌的内容、意境及表现手法,提高合作学习和自主探究能力。
开展角色扮演活动,真切体会诗歌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增强对历史文化的感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深切感受古代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培养对古代诗歌的热爱之情。
深刻体会唐玄宗的荒淫误国,增强对历史教训的认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透彻理解诗歌的意境,精准把握诗歌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熟练掌握诗歌中对比、夸张等表现手法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
2.教学难点
深入挖掘诗歌背后所反映的社会历史背景,真切体会诗歌的深层含义。
引导学生突破思维局限,形成独特的个性化解读,培养创新思维。
三、教学方法
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加深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2.讲授法:系统讲解诗歌的字词含义、诗句意思、表现手法等知识,使学生有清晰的认知。
3.讨论法:组织学生小组讨论诗歌的意境、情感等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促进交流合作。
4.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所描绘的场景,增强情感体验。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播放一段关于古代宫廷奢华生活的视频片段,视频中展现出宫殿的宏伟壮丽、歌舞升平的热闹场景以及宫廷人员的奢靡生活。
2.播放结束后,提问学生:同学们,刚刚我们看到的画面让大家感受到了怎样的一种生活?大家能想象在那样的环境中发生的故事吗?引导学生自由发言,分享自己对宫廷生活的初步印象和感受。
3.教师顺势引出:在古代,宫廷生活常常充满了奢华与神秘,也成为了许多文人墨客笔下的题材。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首与宫廷生活相关的古诗杜牧的《过华清宫》,看看这首诗为我们展现了怎样的一段历史故事。
(二)作者及背景介绍(3分钟)
1.简要介绍作者杜牧
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他的诗歌风格多样,既有豪放俊爽之作,又有清新自然之篇,尤其擅长七言绝句。其诗作在晚唐成就颇高,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展示杜牧的画像,让学生对作者有更直观的认识。
2.介绍写作背景
华清宫是唐玄宗时期建造的行宫,唐玄宗和杨贵妃常在此寻欢作乐。这首诗是杜牧经过骊山华清宫时有感而作,通过描写唐玄宗与杨贵妃的享乐生活,揭示了唐王朝由盛而衰的历史教训。
(三)初读诗歌(7分钟)
1.教师富有感情地范读《过华清宫》,在范读过程中,注意读音的准确、节奏的把握以及情感的适度表达。例如: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要读出那种由远及近、望见华清宫时的惊叹之感;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要读出讽刺的意味。
2.学生跟随教师逐句跟读,模仿教师的读音、节奏和情感。
3.学生自由朗读诗歌,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初步感受诗歌的韵律。
4.指名学生朗读,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并评价其朗读的优点与不足,如读音是否准确、节奏是否恰当、情感是否到位等。教师针对学生的评价进行总结和指导,再次强调朗读的要点。
5.全班齐读,读出诗歌的整齐感和节奏感,进一步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四)字词释义与诗句翻译(10分钟)
1.结合课下注释,利用多媒体展示重点字词,逐一向学生讲解其含义
华清宫:唐玄宗时建造的行宫,故址在今陕西临潼骊山华清池温泉。
绣成堆:形容骊山的景色,花草繁盛,如一堆堆锦绣。
千门:形容宫殿门户众多。
次第:依次。
红尘:指策马疾驰时飞扬起来的尘土。
妃子:指杨贵妃。
2.引导学生逐句翻译诗句,教师适时给予指导和纠正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从长安回望骊山,只见林木、花卉、建筑,宛如一堆锦绣,山顶上一道道宫门逐层地开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驿马奔驰在红尘滚滚的道路上,身后扬起一片尘土,于是宫内的妃子欢心一笑,没有人知道这是南方送了荔枝鲜果来。
(五)诗歌内容分析(15分钟)
1.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诗的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让学生结合诗句翻译,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画面。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前两句描绘了诗人从长安回望骊山,只见山上花草繁盛,宫殿巍峨,宫门依次打开的壮丽景象。
2.小组讨论
后两句中的一骑红尘与妃子笑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