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T∕CACM 1020.130-2019 道地药材 第130部分:阿胶.docxVIP

T∕CACM 1020.130-2019 道地药材 第130部分:阿胶.docx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ICS11.120.01

C23

团体标准

T/CACM1020.130—2019

道地药材第130部分:阿胶

Daodiherbs—Part130:Ejiao

2019-08-13发布2019-08-13实施

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

1008

T/CACM1020.130—2019

前言

T/CACM1020《道地药材》标准分为157个部分:

——第1部分:标准编制通则;

——第129部分:诃子;

——第130部分:阿胶;

——第131部分:东银花;

——第157部分:汉射干。

本部分为T/CACM1020的第130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由道地药材国家重点实验室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道地药材生态遗传重点研究室提出。

本部分由中华中医药学会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标准研究技术中心、山东省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无限极(中国)有限公司、北京中研百草检测认证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周祥山、田守生、徐云鹏、郝向慧、郭兰萍、黄璐琦、詹志来、何雅莉、郭尚伟、段小波、刘海滨、张淹、石永坚、王玉娇、王静、王雨华、林永强、刘新丽、牛伟霞、张守元、郭亮、余意。

1009

T/CACM1020.130—2019

道地药材第130部分:阿胶

1范围

T/CACM1020的本部分规定了道地药材阿胶的来源及形态、历史沿革、道地产区及生境特征、质量特征。

本部分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道地药材阿胶的生产、销售、鉴定及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T/CACM1020.1—2016道地药材第1部分:标准编制通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检验补充检验方法(编号:2012001)阿胶中牛皮源含量的补充检验方法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检验补充检验方法(编号:BJY201917)阿胶中猪皮源成分检查项补充检验方法

3术语和定义

T/CACM1020.1—2016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阿胶ejiao

指在山东东阿及其周边地区,使用东阿地下水,将驴皮经过道地阿胶制作技艺处理加工而成并符合相关道地药材质量要求的阿胶。

4来源及形态

4.1来源

本品为马科动物驴EquusasinusL.的干燥皮或鲜皮经煎煮、浓缩制成的固体胶。

4.2形态特征

驴,形体如马而较小,头大,眼圆、耳长。面部平直,头颈高扬,颈部较宽厚,鬃毛稀少。四肢粗短,蹄质坚硬,尾部粗而末梢细。体毛厚而短,有黑色、粟色、灰色三种。颈背部有一条短的深色横纹,嘴部布明显的白色嘴圈。耳郭背面同身色,内面色较浅,尖端几呈黑色。腹部及四肢内侧或为白色。成年驴体高一般在105cm以上,体长大于100cm。

1010

T/CACM1020.130—2019

5历史沿革

5.1品种沿革

胶的药用记载始见于《五十二病方》,其云:“煮胶……令药已成而发之。”《神农本草经》始有“阿胶”之名,将其列为上品,其云:“主心腹内崩,劳极洒洒如疟状,腰腹痛,四肢酸痛,女子下血,安胎,久服轻身益气。”《名医别录》最早记载其来源及产地:“生东平郡,煮牛皮作之。出东阿。”可见,早期阿胶的来源多为牛皮。陶弘景《本草经集注》对其进行释名,曰“出东阿,故曰阿胶”。

唐代陈藏器《本草拾遗》记载:“阿胶,阿井水煎成胶,人间用者多非真也。凡胶俱能疗风,止泄,补虚,驴皮胶主风为最。”可见,唐代以来逐步推崇驴皮,对此李时珍《本草纲目》做了解释:“陈藏器言诸胶皆能疗风止泄补虚,而驴皮胶主风为最,此阿胶所以胜诸胶也……大抵古方所用多是牛皮,后世乃贵驴皮。”

宋代苏颂《本草图经》记载:“以阿县城北井水作煮为真。造之,用阿井水煎乌驴皮,如常煎胶法。其井官禁,真胶极难得……所以胜诸胶者,大抵以驴皮得阿井水乃佳耳……又今时方家用黄明胶,多是牛皮。《本经》阿胶亦用牛皮,是二皮亦通用。然今牛皮胶制作不甚精,但以胶物者,不堪药用之。”已明确记载“驴皮得阿井水”为佳。反观牛皮胶,已被单独称为黄明胶,且存在制作不精的现象,以致不堪药用。综上所述,唐宋时期驴皮阿胶逐渐占主导地位。

明代陈嘉谟《本草蒙笙》记载:“汲东阿井水,用纯黑驴皮。

文档评论(0)

馒头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23004103100003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