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024-2025学年四川省德阳市中江县统编版下学期七年级3月月考历史
检测试题
说明:
1.本试卷分为第I卷和第11卷。第1卷为选择题,第II卷为非选择题。全卷共4页。考生作答时,须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监测结束后,将试卷及答题卡交回。
2.本试卷满分60分。监测时间为6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宋朝李纲曾高度评价隋文帝“混南北为一区”的历史功绩。他认为隋文帝“有雄才大略,过人之聪明。其所建立,又有卓然出于后世者”。李纲的高度评价反映出隋文帝一生最大的功绩是
A.实现国家统B.加强中央集权C.发展社会经济D.大运河的开凿
2.古人评论隋朝大运河:“天下转漕,仰此一渠。”这主要是肯定大运河
A.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B.便利人们游玩江南
C.促进南北政治、经济、文化交流D.加快了隋朝的灭亡
3.对如表中全国人口变化主要原因的解读正确的一项是
年份
全国户数
全国人口
609
890万户
4600万
626
290万户
1600万
A.北方人口南迁
B.隋末战乱与政权更迭
C.南北实现统一
D.政府推行的经济改革
4.成书于后晋开运二年(945年)的《旧唐书》抨击武则天:“制公卿之死命,擅王者之威力(诛杀公卿,独断专权)。”但也有史学家认为:“对人民来说,武则天不算是坏皇帝。”能为后者的结论提供佐证的是武则天
A.打击敌对官僚贵族B.朝政日趋腐败,严格考察官吏政绩
C.注重文教编修经籍D.重视发展生产,社会经济持续发展
5.据记载,“筒车形似纺轮,架设于溪流涧谷,借助水流冲击力,挽溪涧之水以灌农田,有利于水稻种植向丘陵山区扩展”。材料说明,筒车的使用
A.体现了唐朝政府重视兴修水利B.能节省人力且提高效率
C.说明唐朝造船业发展水平很高D.促使丝织工艺水平提高
6.唐诗的文学与史学价值并举。下列诗句蕴含唐朝中外交往盛况信息的是
A.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B.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C.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D.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7.“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是杜甫《春望》中的诗句。该诗创作于唐朝由盛转衰的动乱时代,请问这场动乱是
A.大泽乡起义B.黄巾起义C.安史之乱D.李自成起义
8.唐末黄巢起义后,藩镇割据才普遍出现,部分实力雄厚的藩镇先后被封为王,所建立的封国实际上已是高度自主的王国。唐朝灭亡后,各地藩镇纷纷自立,其中地处华北地区、军力强盛的政权控制中原,形成五代······材料反映了
A.黄巢起义推翻了唐朝的统治B.藩镇割据形成于唐朝灭亡后
C.五代是唐末藩镇割据的延续D.五代十国时期各地战乱不已
9.历史叙述包括史实与评价。下列是关于“唐朝的民族交往与交融”知识卡片的内容,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A.唐太宗被尊奉为各族的“天可汗”
B.唐玄宗册封南诏首领为云南王
C.在朝廷中,很多重要的官职由少数民族人士担任
D.唐蕃和亲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10.下图为玄奘西行路线图,据图可知
A.玄奘有不畏艰险勇于探索的精神B、玄奘西行促进了欧亚非文化交流
C.玄奘完全按照丝绸之路路线行走D.中国与天竺的交往从唐朝才开始
11.唐朝中外交往出现了盛况空前的局面,出现这一局面的根本原因是
A.唐朝经济文化世界领先B.唐朝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C.唐朝对外政策开放开明D.唐朝对外交通发达
12.1965年考古学家在中亚的丝路古城撒马尔罕发掘出大量大使厅壁画,据学者考证,北墙所绘为唐高宗猎豹和武则天泛龙舟图(见如图),这与唐代杜佑在《通典》中记载的“北壁绘华夏天子”的内容一致。以上材料说明
A.考古发现比文献史料更加可信B.撒马尔罕历史上曾经属于唐朝领土
C.盛唐文化对中亚地区影响深远D.端午节划龙舟是撒马尔罕特有习俗
第II卷非选择题(共36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第13题12分,第14题14分,第15题10分,共36分。
13.(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隋朝统一全国后,为了适应封建经济和政治关系的发展变化,为了扩大封建统治阶级参与政权的要求,加强中央集权,于是把选拔官员的权力收归中央,用科举制代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4-25学年山东省单县高一下册3月月考地理检测试题(附解析).docx
- 2024-2025学年安徽省亳州市高二下册第一次联考地理模拟试题(附答案).docx
- 2024-2025学年安徽省合肥市高一下册3月月考地理检测试题(附解析).docx
- 2024-2025学年安徽省合肥市高一下册3月月考地理检测试题1(附解析).docx
- 2024-2025学年安徽省铜陵市高二下册3月考试化学检测试题(附答案).docx
- 2024-2025学年福建省福州市高二下册3月月考地理检测试题(附解析).docx
- 2024-2025学年福建省莆田市高一下册3月月考地理检测试题(附解析).docx
- 2024-2025学年福建省莆田市秀屿区高二下册3月月考地理检测试题(附解析).docx
- 2024-2025学年甘肃省靖远县高三下册3月月考地理检测试题(附解析).docx
- 2024-2025学年广东省广州市高一下册3月月考地理检测试题(附解析).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