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T∕CACM 1020.152-2019 道地药材 第152部分:淳木瓜.docxVIP

T∕CACM 1020.152-2019 道地药材 第152部分:淳木瓜.docx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ICS11.120.01

C23

团体标准

T/CACM1020.152—2019

道地药材第152部分:淳木瓜

Daodiherbs—Part152:Chunmugua

2019-08-13发布2019-08-13实施

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

1188

T/CACM1020.152—2019

前言

T/CACM1020《道地药材》标准分为157个部分:

——第1部分:标准编制通则;

——第151部分:铁皮石斛;

——第152部分:淳木瓜;

——第153部分:淳萸肉;

——第157部分:汉射干。

本部分为T/CACM1020的第152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由道地药材国家重点实验室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道地药材生态遗传重点研究室提出。

本部分由中华中医药学会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浙江省中药材产业协会、淳安县临岐中药材产业协会、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浙江省中药研究所有限公司、浙江寿仙谷植物药研究院有限公司、武义寿仙谷中药饮片有限公司、金华市中医医院、金华市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金华市中心医院、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北京联合大学、浙江省淳安县农业农村局中药材发展服务中心、无限极(中国)有限公司、北京中研百草检测认证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詹志来、李明焱、何伯伟、郑平汉、黄璐琦、郭兰萍、吴华庆、王志安、张国亮、姜娟萍、陈美红、王彩红、徐蒸轶、吴忠义、陈宗良、徐菲拉、陈坚波、张元、郭亮、童健全、余意。

1189

T/CACM1020.152—2019

道地药材第152部分:淳木瓜

1范围

T/CACM1020的本部分规定了道地药材淳木瓜的来源及形态、历史沿革、道地产区及生境特征、质量特征。

本部分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道地药材淳木瓜的生产、销售、鉴定及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T/CACM1020.1—2016道地药材第1部分:标准编制通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

3术语和定义

T/CACM1020.1—2016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淳木瓜chunmugua

产于以浙江杭州淳安、衢州开化为中心,核心区域包括杭州地区、金衢盆地及周边地区的栽培木瓜。

4来源及形态

4.1来源

本品为蔷薇科植物皱皮木瓜Chaenomelesspeciosa(Sweet)Nakai的干燥近成熟果实。

4.2形态特征

落叶灌木,高达2m,枝条直立开展,有刺;小枝圆柱形,微屈曲,无毛,紫褐色或黑褐色,有疏生浅褐色皮孔;冬芽三角卵形,先端急尖,近于无毛或在鳞片边缘具短柔毛,紫褐色。叶片卵形至椭圆形,稀长椭圆形,长3cm~9cm,宽1.5cm~5cm,先端急尖稀圆钝,基部楔形至宽楔形,边缘具有尖锐锯齿,齿尖开展,无毛或在萌蘖上沿下面叶脉有短柔毛;叶柄长约1cm;托叶大形,草质,肾形或半圆形,稀卵形,长5mm~10mm,宽12mm~20mm,边缘有尖锐重锯齿,无毛。花先叶开放,3朵~5朵簇生于二年生老枝上;花梗短粗,长约3mm或近于无柄;花直径3cm~5cm;萼筒钟状,外面无毛;萼片直立,半圆形稀卵形,长3mm~4mm,宽4mm~5mm,长约萼筒之半,先端圆钝,全缘或有波状齿,及黄褐色睫毛;花瓣倒卵形或近圆形,基部延伸成短爪,长10mm~15mm,宽8mm~13mm,猩红色,稀淡红色或白色;雄蕊45~50,长约花瓣之半;花柱5,基部合生,无毛或稍有毛,柱头头状,有不显明分裂,约与雄蕊等长。果实球形或卵球形,直径4cm~6cm,黄色或带黄绿色,有稀疏不显明斑点,味芳香;萼片脱落,果梗短或近于无梗。花期3月~5月,果期9月~10月。

1190

T/CACM1020.152—2019

5历史沿革

5.1品种沿革

木瓜之名可追溯到先秦,《尔雅》曰:“林,木瓜。”《诗经》曰:“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木瓜以“木瓜实”作为药名首载于《名医别录》,《吴普本草》以“木瓜”作为药名,云:“生夷陵。”《本草经集注》云:“山阴兰亭尤多,彼人以为良果,最疗转筋。”

宋初以后历代本草多以木瓜作为药材名一直沿袭至今。详细记载其形态特征的当属宋代《本草图经

文档评论(0)

馒头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23004103100003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