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特殊场所(建筑)的安全疏散方法.docx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特殊场所(建筑)的安全疏散方法

人员密集场所的安全疏散

体育馆、影剧院、礼堂、医院、学校以及商店等人员密集场所,一旦起火,如果疏散不力,就会造成重大伤亡事故。所以,人员疏散是头等任务。这些场所的安全出口数量,走道、楼梯和门的宽度以及到达疏散出口的距离等,均必须符合防火设计要求。同时,还应做好各种情况下的安全疏散准备工作,以满足火灾时安全疏散的需要。

(1)制订安全疏散计划。根据人员的分布情况,制订在火灾等紧急情况下的安全疏散路线,并绘制平面图,利用醒目的箭头标示出出入口和疏散路线。路线要尽量简捷,安全出口的利用率要平均。对工作人员要明确分工,平时要进行训练,以便火灾时按照疏散计划组织人流有秩序地进行疏散。

(2)在经营时间里,工作人员要坚守岗位,并确保安全走道、楼梯和出口畅通无阻、安全出口不得锁闭,通道不得堆放物资。组织疏散时应进行宣传,稳定情绪,使大家能够积极配合,按照指定路线尽快将在场人员疏散出去。

(3)安全疏散时要维持好秩序,注意不要相互拥挤,要扶老携幼,要帮助残疾人和患病、行动不便的人一道撤离火场。

(4)人员密集场所应配置应急疏散器材箱。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每1000m2至少配置1个器材箱,而总数不少于2个;非消防安全重点单位1000m2以下至少配置1个器材箱,

2、地下建筑的安全疏散

地下建筑包括地下旅馆、游艺场、商店、物资仓库等,这些场所发生火灾时,烟气流对人的危害很大,所以需要在更短的时间内将人员疏散出去。地下建筑由于空间较小,疏散设施有限,起火时烟气很快充满空间,能见度极差,空间温度高,人们在惊慌中又易迷失方向等,人员疏散只能通过出入口。安全疏散的难度要比地面建筑大得多,因此这种场所的安全疏散工作更需要加强。

(1)应制订区间(两个出入口之间的区域)疏散计划。计划应明确指出区间人员疏散路线及每条路线上的负责人。计划要通过平面图展示出来。

(2)服务管理人员都必须熟悉计划,特别是要明确疏散路线,一旦发生紧急情况,能够沉着地引导人流撤离起火场所。

(3)地下建筑内的走道两侧附设的招牌、广告以及装饰物均不得突出于走道内。

(4)地下建筑失火时,如果发生断电事故,营业单位应立即启用平时备好的事故照明设施或者使用手电筒及电池灯等照明器具,以引导疏散。

(5)单位负责安全的管理人员在人员撤离后应清理现场,避免有人在慌乱中采取躲藏起来的办法而引发中毒或被烧死的事故。

3、高层建筑的安全疏散

(1)要冷静地观察从哪里可以疏散逃生,并要呼叫他人,提醒他人及时进行疏散。疏散时应按安全出口的指示标志,尽快地从安全通道及室外消防楼梯安全撤出。

(2)切勿盲目乱窜或奔向电梯,那样反而贻误逃生的时机或被困在电梯间而致死。这是由于火灾时常常切断电梯的电源,同时电梯井烟囱效应很强,烟火极易向此处蔓延。如果情况危急,急欲逃生,可利用阳台之间的空隙、落水管或者自救绳等滑行到没有起火的楼层或地面上,但千万不要跳楼。

(3)如果确实无力或者没有条件用上述方法进行自救,可紧闭房门,减少烟气、火焰侵入,躲在窗户下或者到阳台避烟,单元式住宅楼也可沿通道到屋顶的楼梯进入楼顶,等待到达火场的消防人员解救。总之,在任何情况之下,都不要放弃求生的希望。

(4)高层建筑内人员密集场所要确定疏散引导员,引导顾客进行疏散,火灾时,要通过音响设备通报和指导疏散按一定程序疏散,避免拥挤,影响疏散或导致踩伤事故。当烟雾弥漫到走道或楼梯间时,要及时排烟,并尽可能地引导客人由远离着火区的疏散楼梯疏散。

4、仿古建筑、影视基地的安全疏散

仿古建筑多数位于旅游景区,人流量大,消防安全疏散是防火措施中的重点。

(1)仿古建筑群内的每个防火分区、一个防火分区内的每个院落,安全出口的数量应通过计算确定,且不应少于2个。当平面上有2个或者2个以上防火分区相邻布置时,每个防火分区可通过防火墙上一个通向相邻分区的防火门作为第二安全出口。

(2)不受烟火威胁的室外开敞空间可以作为安全区域。

(3)位于院落两个安全出口之间房间的最大疏散距离不大于80m。院落内尽端房间门到院落安全出口的最大疏散距离不大于40m。

(4)院落内房间疏散门的净宽度不应小于0.9m,院门净宽度不小于1.4m,并且不宜设置门槛。院落之外的疏散小巷的净宽度不应小于3m。

(5)不超过三层的木结构建筑每层建筑面积不大于200m2,第二层与第三层的人数之和不超过50人时,可只设一个楼梯。不超过三层的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建筑,每层面积小于500m2,并且第二层和第三层的人数之和不大于100人的,可只设一个楼梯。

(6)仿古建筑用作旅馆、商店以及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等用途时,室内疏散楼梯形式应根据相关规范设计。

(7)高度大于24m的仿古建筑室内疏散楼梯应采用防烟楼梯间或者设室外疏散楼梯。依山而建的仿古建筑可根据地形修建山体平台作为安全

文档评论(0)

chinablue_13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持证人

各类知识和解决方案的Super Sharer~~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8月15日上传了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