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DB15_T 2348-2021 奶牛营养代谢病判定及防控技术规范.docx

DB15_T 2348-2021 奶牛营养代谢病判定及防控技术规范.docx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CS?65.020.30

CCS?B43

15

内 蒙 古 自 治 区 地 方 标 准

DB15/T?2348—2021

奶牛营养代谢病判定及防控技术规范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determination?and?prevention?of?the

nutritional?metabolic?diseases?in?dairy?cows

2021-09-08?发布 2021-10-08?实施

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15/T?2348—2021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内蒙古自治区畜牧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M/TC?19)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丽芳、宋洁、杨健、史培、张三粉。

I

DB15/T?2348—2021

奶牛营养代谢病判定及防控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奶牛营养代谢病判定及防控技术规范的术语和定义、临床症状、检验方法及判定标准、

预防措施。

本文件适用于内蒙古地区奶牛养殖场对奶牛常见营养代谢病的判定及防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DB15/T?1899 围产后期奶牛原发性亚临床酮病判定

DB15/T?1903 奶牛亚急性瘤胃酸中毒预警指标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奶牛酮病 ketosis?of?dairy?cows

由于奶牛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代谢紊乱引起的一种全身功能失调的疾病。

3.2

亚急性瘤胃酸中毒 subacute?ruminal?acidosis

动物采食过量的精料或长期饲喂酸度过高的青贮饲料,在瘤胃内产生大量乳酸等有机酸,导致24?h

内,瘤胃pH维持在5.2~5.6之间长达3?h,引发机体代谢性酸中毒的一种疾病。

3.3

产后瘫痪 parturient?paresis

母畜产后突发的以血钙含量急剧下降、知觉消失、肌肉松弛、四肢麻痹、卧地瘫痪为特征的疾病。

4 临床症状

4.1 奶牛酮病

4.1.1 亚临床酮病症状不明显,需要通过测定牛奶或血液中的酮体含量确定。多发生在产后第一个泌

乳月,尤其是产后?3?周内,以高产奶牛多发。

1

DB15/T?2348—2021

4.1.2 临床酮病症状明显可见,血液、尿、乳中的酮体含量增高,血糖浓度下降,消化机能紊乱,体

重减轻,产奶量急剧下降和食欲不振,机体消瘦,严重时无法站立,出现惊恐、舔食料槽的神经性症状,

间有神经症状,呼出气体及排出尿液伴有烂苹果气味。

4.2 亚急性瘤胃酸中毒

4.2.1 奶牛的采食量、产奶量、乳脂率降低,引发腹泻、瘤胃炎和蹄叶炎等一系列疾病。

4.2.2 临床呈现消化紊乱、脱水、卧地不起、休克、毒血症等特征。

4.3 产后瘫痪

4.3.1 产后瘫痪多在产后?3d?之内发病,发病时间持续?12?h~48?h,个别在生产过程中或产前数小时

发病。

4.3.2 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分为典型和非典型两种:

——典型的产后瘫痪发展很快,从开始发病到出现典型症状不超过?12?h,病初通常是体温降低,

食欲减退,反刍、瘤胃蠕动及排粪、排尿停止,泌乳量迅速降低,精神沉郁昏睡,后驱摇摆,

站立不稳,四肢肌肉震颤;

——非典型病例主要症状是病牛体温正常,食欲废绝,精神沉郁,但不昏睡,头颈姿势呈?S?状弯

曲,站立不稳,行动困难,步态摇摆。

5 检验方法及判定标准

5.1 奶牛酮病

奶牛酮病检验方法及判定标准按附录A执行。

5.2 亚急性瘤胃酸中毒

奶牛亚急性瘤胃酸中毒检验方法及判定标准按附录B执行。

5.3 产后瘫痪

奶牛产后瘫痪检验方法及判定标准按附录C执行。

6 预防措施

6.1 奶牛酮病

6.1.1 定期监测酮体含量

定期开展奶牛酮病检测,尤其是分娩前15?d和分娩后15?d,对奶牛尿液、乳汁和血液中的酮体含量

进行检测,发现奶牛出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治疗措施,防止奶牛酮病恶化。

6.1.2 合理营养调控

6.1.2.1 干奶期日粮蛋白含量在?8.0?%~10.0?%,粗饲料含量大于?19.0?%,碳氮比为?1:1?适宜。

6.1.2.2 产前?4~5?周,逐步增加能量供给,直至产犊和泌乳高峰期。

6.1.2.3 随着泌乳量的增加,浓缩饲料应保持合理的精粗比,精料中粗蛋白含量不应超过?18?%。

2

DB15/T?2348—2021

6.1.2.4 在达到泌乳高峰时,应定时饲喂精饲料,同时应适当增加奶牛运动,不应轻易改变日粮种类。

6.1

文档评论(0)

馒头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23004103100003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