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第7课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学案部编版必修上册 .pdf

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第7课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学案部编版必修上册 .pdf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7课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

学习任务群人文主题语文素养

1.在反复诵和想象中感受、

观赏古诗词独特的艺术魅力。

2.了解古诗词的形式特征,包

生命的诗意:感受古典诗词的

括对偶、平仄、押韵等语言形

魅力,体会古人丰富的情感、

式,驾驭鉴赏古诗词的基本方

深邃的思想、多样的人生,激

文学阅与写作法。

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酷

3.体会诗人对社会的思索与

爱,提升审美情趣和审美品

人生的感悟,理解文学作品丰

位,增加文化自信。

富的内涵和独特的语言表达,

提升审美实力。

4.尝试写文学短评。

[单元寄语]

古典诗词与文化自信

阮直

每个人成长的历程,都有诗心相伴,都有远方与幻想,这就是所谓的“诗性心灵O中

国古典诗词中的人性暖和、个体真情、微小感悟、形象表达是能穿越千年的,并与当下任何

个体的人生、命运发生勾连,并在个风光对生活的焦躁、困惑时赐予其安静与安慰。

生活清贫不会让我们低头,可面对经典我们只能俯首称臣。对文化的敬畏是因为我们内

心恒久耸立着一个个文化巨匠与大师,他们的生命与才智,他们的精神与风范是民族精神的

典范。

诗心的灵感是个体的,而诗意的审美却是共同的,诗歌意境是古今一脉的文化印记,但

是当代诗人的很多作品却不能赐予我们这样的精神给养。从50后、60后到00后,他们的

心中都储存着若干首古典诗词,那些喜闻乐见的诗句成为他们共同的文化记忆,使他们形成

了一样的审美方式。

诗言志,歌咏言。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的价值是散文大于小说,诗歌大于散文。古典诗词

不仅使中华文明在语言文字上登峰造极,其创建审美的“中国意境更是中国美学对世界美

学的独特贡献。

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纯真质朴,到“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初

心不改;从“老骥伏柄,志在千里”的壮志豪情,到“心远地自偏”的淡然超脱;从“黄河

之水天上来”的大唐豪迈,到“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婉约自怜……每一个中国人都能

从这些隽永、深情的诗词中得到心灵的滋养。

重温古典诗词,不是因为经典在凋敝,也不是为了借古抒怀,而是因为这些经典记载着

我们民族特有的人文情怀与精神世界,是我们民族审美方式的独特表达,是华夏子孙心灵永

不荒芜的执着追求,是我们走向复兴的精神支撑。

北京师范高校文学院教授康震在评价古典诗词时讲道:我们更加坚决了一个信念和事

实,那就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依旧牢牢地扎根在民间,这就是中

文档评论(0)

文档定制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医务工作者,自由工作者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