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25年下学期高一语文限时训练参考答案.docx

2025年下学期高一语文限时训练参考答案.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1

2025年下学期高一语文限时训练(9)参考答案

10,CEG11.C12.C

13.(1)到秦始皇时,路上都是囚徒,满山都是强盗,最终(秦国)因为天下大乱灭亡了。

(2)汉王先攻入咸阳,但是项王却违背了盟约不给,而是让他到汉中去称王。9.①材料一侧重强调“仁”和“仁政”的重要性,突出“不仁”(不施仁德)的危害,重点在“治国”;(或:材料一侧重从对他人及天下施行仁德仁政的角度谈论“仁”)

②材料二侧重强调实现“仁”的内涵和具体方法,重点在“修身”。(或:材料二侧重从对自身的修养角度谈论“仁”)

【解析】1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将军您接受汉王的诏令攻打齐国,为什么按兵不动呢?您带领着三军众多的将士,反倒比不上一个无用儒生的功劳。

“足下受诏击齐”中,“击齐”是“受诏”的目的,二者联系紧密,共同作“足下”的谓语部分,故在“击齐”后C处断开;

“将三军之众”中省略主语“足下”,“三军之众”是“将”的宾语,句子结构完整,单独成句,前后EG处断开。故选CEG。

11.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文化常识的掌握,理解文言一词多义现象的能力。

A.正确。句意:是一切计谋的根本。/一概都以修养自身作为根本。

B.正确。

C.“政治概念”错误。“三秦”在此处应该是地理概念而非政权名称。

D.正确。聪慧、聪敏;勤勉。句意:我虽然不聪敏。/行事勤勉,言语谨慎。

故选C。

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C“《新序》中提到田横认同汉王的话”错,根据原文“田横以为然,即听郦生,罢历下兵战守之备,与郦生日纵酒,此郦生之谋也”,田横认同的不是汉王的话,而是郦生的话。

故选C。

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赤衣”,指犯人所穿的衣服,此处为“囚犯、犯人”;“卒”,最终;“以”,因为。

(2)“倍”,通“背”,违背;“与”,给;“王”,使动用法,让……称王。

1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

①由原文“削刻无恩之所致也。三代积德而王,齐桓继绝而霸,秦、项严暴而亡,汉王垂仁而帝。故仁恩,谋之本也”“韩信从之,郦生为田横所害。后信、通亦不得其所,由不仁也”可知,材料一侧重强调“仁”和“仁政”的重要性,突出“不仁”(不施仁德)的危害,重点在“治国”;(或:材料一侧重从对他人及天下施行仁德仁政的角度谈论“仁”)

②由原文“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可知,材料二侧重强调实现“仁”的内涵和具体方法,重点在“修身”。(或:材料二侧重从对自身的修养角度谈论“仁”)

15、B

16、①以乐景衬哀情。前四句通过描写江南早春明丽和煦的美景,反衬了诗人与友人离别时的依依不舍以及自己离任回京、仕途未定的惆怅不安之情。

②对比。颈联“君意如鸿”“我心悬施”用对比手法,突出友人与诗人分别时的不同心境。

③直抒胸臆。尾联写两人同到宣州任职,现在却要各奔东西,直接表达了友人远离故国的寂寞之情。

【解析】

15、?B“点明了诗人离任归京途中所见之景“错。“云遮寺”是九华山路上的景色,“柳拂桥”是宣州城西的景色,作者在宣州送别友人,还没有离开,所以,这些景色是作者想象友人在必经之路上看到的景色,是虚写,并不是“诗人离任归京途中所见的景象”。故选:B。

16、诗的前半部分景物描写与后半部分诗人惆怅心情构成强烈对比:江南的早春空气是那样清新,阳光是那样明亮,芳草是那样鲜美,人(裴坦)是那样倜傥风流,热情自信,周围一切都包孕着生机,充满了希望。而自己并没有因此感到高兴,反而受到刺激,更加深了内心的痛苦。结合注释②和诗中“同归“故国”等词语可知:诗人是借助前四句描写江南早春明丽和煦的美景来反衬了自己与友人离别时的依依不舍,以及自己离任回京、仕途未定的惆怅不安之情。这里是以乐景衬哀求的手法,即以江南美景反衬诗人的满腹愁情。

颈联,叙写行者与送行者的不同心境。裴坦刚中进士不久,春风得意,踌躇满志,像鸿雁那样展翅高。所以,尽管在离别的时刻,他仍然乐观开朗,而诗人自己宦海浮沉不得意,此刻要与好友离别,更觉空虚无着、怅然若失的感觉。

尾联直抒胸臆,诗人把“送裴坦“和自己将要“赴官归京”两重意思相合,两人原本一起从京城到宣州任职的,此时却不能一同回去了。在这风光明媚的春日里,诗人只身回到京城以后,表达了诗人自己离任回京、仕途未定的惆怅不安之情。

译文:

和煦的太阳照耀着大地,积雪大半已消融,解冻的路面布满泥泞,经冬的野草茁出了新芽,原野上一片青葱,马声洪亮,催促主人上路。

云雾缭绕的九华山路旁,寺宇时隐时现,青弋江村边,春风杨柳,轻拂桥面。

你的志向像鸿雁一样鲜明,踌躇满志,而我的心情却像悬挂在空中的旗帜般空虚。

我们原来是一起从京城到宣州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风的絮语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