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PAGE
PAGE2
单元检测十一城市、产业与区域发展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19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粤港澳大湾区由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和广州、深圳、佛山、东莞、珠海、惠州、江门、中山、肇庆九市组成,是与美国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和日本东京湾区比肩的世界四大湾区之一。读四大湾区基本资料图,完成1~2题。
粤港澳大湾区
东京湾区
旧金山湾区
纽约湾区
人口(万人)
6671
4347
760
2340
GDP(万亿美元)
1.36
1.8
0.8
1.4
占地面积(万平方公里)
5.65
3.68
1.79
2.15
1.与其他三个湾区相比,粤港澳大湾区的区位优势是()
A.地理位置优越,靠近沿海
B.海陆交通便利,协作历史悠久
C.矿产资源丰富,第二产业发达
D.发展空间广阔,劳动力丰富
2.下列关于粤港澳大湾区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叙述不正确的是()
A.利于推动内地与港澳的深化合作
B.利于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分工与合作
C.利于发挥内地九市的金融、服务优势,提升经济地位
D.利于发挥其对全国的辐射、引领和示范作用
城市群由初级向高级演变,|q|值是评判城市群发展阶段的重要标准,|q|1时,中心城市的规模优势较高,|q|1时,中心城市的规模优势较弱;当|q|值变大时,中心城市与外围城市之间的空间扩张协调度不断降低,当|q|值变小时,中心城市与外围城市之间的空间扩张协调度不断提升。下图为城市群发展阶段示意图。据此完成3~4题。
3.当前长三角城市群属于()
A.趋向集聚B.集聚加速
C.集聚衰减D.趋向分散
4.有关城市群发展阶段的说法,错误的是()
A.趋向集聚阶段,中心城市自身的规模优势增强
B.集聚加速阶段,中心城市对外辐射效应不明显
C.集聚衰减阶段,地域内城市分工体系相当完善
D.趋向分散阶段,外围城市的空间扩张速度加快
都市圈的中心城市通过社会经济活动与周边城市形成紧密联系,并对这些城市的发展具有辐射带动作用。图1为长三角部分城市分布图,图2为受上海辐射强度示意图。据此完成5~6题。
图1
图2
5.由图可知,受上海辐射强度影响的主要因素是()
A.海陆位置B.空间距离
C.城市交通D.资源配置
6.宁波受上海辐射强度大于浙北的绍兴、舟山、慈溪三市,原因是宁波()
A.水陆交通便利B.产业结构相似
C.发展水平较高D.历史文化不同
国内常见的城市首位度计算方法有两种,一是将首位城市GDP占本省城市GDP的比重视为城市首位度;二是将首位城市与第二位城市的人口规模之比视为城市首位度。在2018年中国城市发展年度报告中,黑龙江的哈尔滨、山东的济南和青岛、江苏的南京、福建的厦门、辽宁的沈阳和大连等城市被中央点名首位度不够。读图,完成7~8题。
7.七城市被中央点名首位度不够的主要原因是()
A.城市GDP数值小B.城市带动作用小
C.城市人口规模小D.城镇化水平低
8.根据城市首位度排行推断()
A.江苏经济发展较均衡
B.山东最大城市是省会济南
C.哈尔滨周边二级城市数量多
D.厦门所在地区环境条件差
[2023·广东珠海模拟]国家中心城市是指居于国家战略要津、肩负国家使命、引领区域发展、参与国际竞争、代表国家形象的现代化大都市。在资源环境承载条件和经济发展基础较好的地区规划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既是引领全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抓手,也是完善对外开放区域布局的重要举措。下图为“我国国家中心城市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9~11题。
9.确定国家中心城市的主要依据是()
①经济发展水平②地理位置③矿产资源
④人口数量
A.①②B.③④
C.②④D.①③
10.国家中心城市在区域发展中的主要作用是()
A.优化产业结构
B.辐射带动区域发展
C.缓解人口就业压力
D.降低人口老龄化水平
11.相较于深圳,西安成为国家中心城市的主导因素是()
A.经济水平B.发展历史
C.地理位置D.交通运输
城市间创新联系是指区域内城市之间彼此开放、紧密联系,建立更大空间范围内对技术、知识、信息等关键要素的共享,经济越发达的城市,创新联系强度越高。一般情况下,在城市最大引力线图中,某一城市被连接的次数越多,表明该城市引力越大,中心地位越高。下图为“2013年长江经济带城市间创新联系的最大引力线图”。读图,完成12~13题。
12.图示长江经济带城市间创新联系强度的主要特征是()
A.长三角地区各城市创新联系强度最低
B.西部各城市创新联系强度最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安徽省A10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数学试题.docx
- 标准图集-03SR417-2 装配式管道吊挂支架安装图.pdf VIP
- 《北京青年报》河南平舆系列杀人案调查报告.pdf VIP
- 7.1 我国法治建设的历程 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pptx
- 汽車售后服务管理.doc VIP
- 2020-2021学年六年级数学下册试题 - 期中测试卷 北师大版(含答案).docx VIP
- 某锂电池生产废水中水回用工程实例.pdf VIP
- 人教版生物中考复习全4册必背知识点考点提纲精编版(实用,必备!).docx
- 反冲和火箭模型(解析版)-动量守恒的十种模型解读和针对性训练.pdf VIP
- A公司员工绩效考核问题及对策研究.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