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消费者行为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1908342309
课程名称:消费者行为学
英文名称:ConsumerBehavior
课程类型:□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
课程性质:□必修□方向?
选修总学时数:32学时(授课32学时,实践0学时)
总学分数:2
先修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适用专业:经济统计学
开课学期:第七学期
开课学院/部(室/所/其他):数学与统计学院一、课程地位与作用
本课程是经济统计专业学生开设的专业教育课程选修课程。该学科主要研究消费者心理、行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从而为制定市场营销战略提供依据。研究侧重二个基本问题:一是分析研究不同消费者心理和行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合适的营销战略提供依据;二是通过制定营销战略,改变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提高消费者的购买频率,目的是为企业创造顾客和利润。消费者行为学是所有的营销方法之母,因此理解消费者行为是制定营销战略的关键要素,是解决营销实战问题的一把钥匙。
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理论教学,实现下列目标:
学习消费者心理、行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掌握重要的消费者心理和行为分析的研究工具和规律;
能对消费者心理和行为做出一定的预测;
制定一些实用的营销策略。
课程目标支撑毕业要求
课程目标
毕业要求1
毕业要求2
毕业要求3
毕业要求4
毕业要求5
毕业要求6
毕业要求7
毕业要求8
目标1
√
目标2
√
目标3
√
目标4
√
√
课程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
第一章消费者行为导论(支撑课程目标1)参考课时:3学时
教学目标:理解消费、消费者、消费者心理、消费者行为的基本概念;了解消费者行为学的研究对象和基本内容,明确其学科性质及发展趋势;掌握有关理论研究的历史演进过程,认识到研究消费者行为学的重要意义。了解现代市场营销中的消费行为。了解消费行为的驱动性和演变性的本质。
教学内容:研究消费者行为的意义;消费者行为研究的历史与现状;消费者行为研究的理论来源与方法;现代市场营销中的消费行为;消费行为的驱动性和演变性的本质。
学习重点:消费者行为学的研究意义;消费者行为学的研究理论来源与方法。学习难点:消费者行为学的研究意义;消费者行为学的研究理论来源与方法。
学习建议:
第二章消费者购买行为(支撑课程目标1、2、3)参考课时:3学时
教学目标:掌握消费者决策的类型;了解消费者问题的类型、认知过程及影响问题认知的因素;掌握信息来源与信息搜集类型;了解消费者购买前的评价;掌握购买过程,理解店铺对购买的影响;理解消费者满意与不满的主要原因及影响因素;了解消费者,以及使得每一个消费状况独特的内部和外部因素。
教学内容:消费者购买决策的类型;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消费者购买决策的主要因素;认识以消费为导向的策略对组织的重要性;寻求学习和了解更多有关市场营销决策的因素;起草学术研究,现今经济实践来检查,分析和评估消费的问题。学习重点:消费者行为学的研究意义。学习难点:消费者行为学的研究意义。
学习建议:
第三章消费者的购买动机(支撑课程目标1、2、3)参考课时:3学时。
教学目标:了解消费者的需要与动机;了解早期动机理论;理解现代动机理论;掌握动机与营销策略;了解通过消费策略报告培养实践研究技能。
学习重点:消费者需要与动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双因素理论、马克里兰的显示性需要理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双因素理论、马克里兰的显示性需要理论。
学习难点:消费者需要与动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马克里兰的显示性需要理论。
第四章知觉与购买行为(支撑课程目标1、2、3)参考课时:3学时
教学目标:理解消费者的知觉过程;了解知觉的信息加工理论;掌握消费者对产品质量、购买风险的知觉。
教学内容:消费者的感知觉过程、注意及其影响因素,知觉地信息加工理论;消费者如何形成产品质量的知觉及营销启示,购买风险的知觉及减少知觉风险的方式。
学习重点:消费者的感知觉过程;购买风险的知觉及减少知觉风险的方式。
学习难点:购买风险的知觉及减少知觉风险的方式。第五章消费者态度的形成与改变(支撑课程目标1)参考课时:3学时
教学目标:了解消费者态度的基本概念;掌握消费者态度的测量和形成理论;理解消费者态度的改变;理解消费过程对行为的内部影响。
教学内容:消费者态度的基本概念和功能;消费者态度测量的方法:量表和行为的测量;三种态度形成的理论:学习论、诱因论、认知相符理论;影响消费者态度改变的因素;消费过程对行为的内部影响。
学习重点:三种态度形成的理论:学习论、诱因论、认知相符理论。
学习难点:量表和行为的测量,三种态度形成的理论:学习论、诱因论、认知相符理论。
第六章消费者的个性、自我概念与生活方式(支撑课程目标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