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教材知识整合学科素养提升主题15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板块三中国现代史
时空坐标·理时序知识图谱·构联系
因果联系新中国成立和新生政权的巩固为大规模的经济建设铺平了道路中外联系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封锁和威胁
【阶段特征】新中国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新生政权的巩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抗美援朝,开展土地改革运动,巩固新生的人民共和国。
教材知识整合知识点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年2考)课标要求了解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开国大典,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对中国和世界历史的伟大意义。通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确立,认识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内涵和意义。
教材知识整合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1)概况: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讨论成立新中国的问题。(2)内容:①决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②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简称《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的作用。③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毛泽东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④决定改北平为北京,作为新中国的首都;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以五星红旗为国旗;采用公元纪年。⑤决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3)意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正式确立。
教材知识整合2.开国大典(1)概况:1949年10月1日下午3点,在天安门广场举行。毛泽东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举行了盛大的阅兵仪式和群众游行。(2)意义: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教材知识整合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2022、2020)(1)国内:①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②中国人民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③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2)国际: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4.西藏和平解放: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教材知识整合知识点二巩固人民民主政权(5年4考)课标要求知道抗美援朝、土地改革,理解其对巩固人民民主政权的意义。1.抗美援朝(2024、2023、2021)(1)背景:①朝鲜内战爆发,美国政府武装干涉,朝鲜党和政府请求中国政府派兵援助。②美国派遣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美军悍然越过三八线,把战火烧到中朝边境,侵朝美军飞机多次轰炸中国东北边境地区,我国安全面临严重威胁。
教材知识整合(2)时间:1950年10月—1953年7月。(3)目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4)概况:①1950年10月,以彭德怀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战场,与朝鲜军民并肩作战,连续发动五次大规模战役,把美国侵略军赶回到三八线附近。②1953年7月,美国在停战协定上签字。(5)战斗英雄:涌现出黄继光、邱少云等30多万名英雄功臣和近6000个功臣集体。中国人民志愿军被誉为“最可爱的人”。
教材知识整合(6)抗美援朝精神:高度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革命乐观主义、革命忠诚及国际主义精神。(7)意义①国内:抵御了帝国主义侵略扩张,捍卫了新中国安全,保卫了中国人民和平生活;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是中国人民站起来后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宣言书,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②国际: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稳定了朝鲜半岛局势,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
教材知识整合图说历史根据所学知识指出图中人物的共同名字,谈谈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应该如何继承和弘扬他们身上的精神。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黄继光邱少云
教材知识整合图说历史【答案】名字:中国人民志愿军。如何继承和弘扬精神:我们应该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每一片土地;积极接受时代的考验,勇于抓住机会,敢于拼搏,承担祖国给予我们的责任。(言之有理即可)
教材知识整合2.土地改革(2023)(1)背景:①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②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2)时间:1950—1952年。(3)概况:①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②1950年冬起,新解放区分批进行土地改革,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同时也分给地主一份,让他们自己耕种,在劳动中改造自己。
教材知识整合(4)结果:到1952年底,除部分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5)意义:①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使人民政权更加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课件-2025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pptx
- 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课件-2025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pptx
- 民营企业座谈会+课件-2025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二轮热点复习.pptx
- 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人民当家作主+课件-2025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pptx
- 2025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二轮热点专题复习课件:第四次“一带一路”建设工作座谈会.pptx
- 嫦娥六号任务圆满成功+课件-2025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二轮热点复习.pptx
- 2025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二轮热点专题复习课件: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六次会晤.pptx
- 2025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二轮热点专题复习课件: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pptx
- 2025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二轮热点专题复习课件: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pptx
- 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维护国家利益+复习课件-2025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