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的影像与临床
概述
•下腔静脉后输尿管,又称环绕腔静脉输尿
管或输尿管前下腔静脉。
•是由下腔静脉胚胎发育异常引起的一种少
见疾病,而不是输尿管的先天畸形。
病因
•在胚胎期后主静脉、下主静脉及上主静脉
三对静脉的分支互相吻合在两侧形成静脉
环。
•胚胎12周时,后肾从骨盆上升,穿越此环
到腰部,故此环又称肾环,输尿管从中经
过;当后主静脉萎缩时,其血液循环由下
主静脉及其分支承担,下腔静脉由肾环后
面形成,因此输尿管的位置应在下腔静脉
的前方。
•如后主静脉不萎缩,代替了肾环后面的部
分,肾环前面即变成了下腔静脉,使输尿
管位置为下腔静脉的后方,然后经下腔静
脉和腹主动脉之间绕行至下腔静脉前面,
再按正常通入进入膀胱;
•如静脉环的腹侧不消失,因为有右下主静
脉在背侧及腹侧,故形成双下腔静脉,导
致右输尿管位于双下腔静脉间。
临床表现
•本病的主要病理改变是梗阻所致,由于输
尿管受压梗阻造成尿液引流不畅,导致患
者腰部或腹部钝痛,甚至绞痛;血尿是常
见症状之一,一部分患者伴有泌尿系统结
石,虽然下腔静脉后输尿管是先天性畸形,
但大多数患者都在成年后才出现症状。
•发病率1:1500;
•男多于女,比例3:1;
•先天性疾病,但多于30-40岁出现症状。
检查方法
•主要依靠静脉尿路造影或逆行输尿管插管
造影,显示输尿管移位,向正中线越过第3、
4腰椎而形成镰刀状或S形畸形。在受压的
近侧段输尿管呈现扩张和肾盂积水。
•目前CTU在诊断此病方面具有无创、便捷
高效的优势。
诊断
•明确诊断需依靠静脉尿路造影或输尿管逆
行造影,目前可以通过CT三维重建无创性
检查确诊。
分型
•低袢型(I型):最常见,多位于输尿管上
1/3,可引起严重积水,需手术治疗。
•高袢型(II型):罕见,多与肾盂平行,因
下腔静脉与脊柱间有右肾动脉通过,间隙
较宽,不易引起肾盂积水,一般不需手术
治疗。
病例分享
•患者,男,12岁,B超发现右肾积水。
CT表现
CTU
治疗
•对于无显著的临床症状者,则无须进行手术。
•如患者有严重积水、反复感染而又久治不愈者,
合并结石和肾功能严重受损而对侧肾功能良好者,
则可行肾输尿管切除术。
•如肾功能尚佳,应保留肾脏,标准修复术式为离
断式肾盂-肾盂吻合术。
•在某些情况下,受压处和梗阻以上的输尿管往往
因感染及纤维性变而与下腔静脉紧密粘连,以至
无法剥离时,只能作肾切除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