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25年北京高考语文三轮复习之文言文阅读.docx

2025年北京高考语文三轮复习之文言文阅读.docx

  1. 1、本文档共1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PAGE115页(共NUMPAGES115页)

2025年高考语文三轮复习之文言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共20小题)

1.(2025?丰台区一模)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复性书【1】

李翱

人之所以为圣人者,性也;人之所以惑其性者,情也。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皆情之所为也。情既昏,性斯匿矣,非性之过也。七者循环而交来,故性不能充也。水之浑也,其流不清;火之烟也,其光不明,非水火清明之过。沙不浑,流斯清矣;烟不郁,光斯明矣。情不作,性斯充矣,性与情不相无也。

虽然,无性则情无所生矣。是情由性而生,情不自情,因性而情,性不自性,由情以明。性者,天之命也,圣人得之而不惑者也;情者,性之动也,百姓溺之而不能知其本者也。圣人者岂其无情耶?圣人者,寂然不动,不往而到,不言而神,不耀而光,制作参乎天地,变化合乎阴阳,虽有情也,未尝有情也。然则百姓者,岂其无性耶?百姓之性与圣人之性弗差也,虽然,情之所昏,交相攻伐,未始有穷,故虽终身而不自睹其性焉。火之潜于山石林木之中,非不火也;江河淮济之未流而潜于山,非不泉也。石不敲,木不磨,则不能烧其山林而燥万物;泉之源弗疏,则不能为江为河,为淮为济,东汇大壑,浩浩荡荡,为弗测之深。情之动静弗息,则不能复其性而烛天地,为不极之明。

故圣人者,人之先觉者也。觉则明,否则惑,惑则昏,明与昏谓之不同。明与昏性本无有,则同与不同二皆离矣。夫明者所以对昏,昏既灭,则明亦不立矣。是故诚者,圣人性之也。《易》曰:“夫圣人者,与天地合其德,日月合其明,四时合其序,先天而天不违,后天而奉天时。天且勿违,而况于人乎?”此非自外得者也,能尽其性而已矣。圣人知人之性皆善,可以循之不息而至于圣也,故制礼以节之,作乐以和之。安于和乐,乐之本也;动而中礼,礼之本也。故在车则闻鸾和之声,行步则闻佩玉之音,无故不废琴瑟,视听言行,循礼法而动,所以教人忘嗜欲而归性命之道也。道者至诚而不息者也,至诚而不息则虚,虚而不息则明,明而不息则照天地而无遗,非他也,此尽性命之道也。哀哉!人皆可以及乎此,莫之止而不为也,不亦惑耶?

(有删改)

注释:【1】复性:恢复本性。李翱:唐朝哲学家,一生崇儒,发展了孟子“性善”说。

(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烟不郁,光斯明矣

郁:聚集

B.制作参乎天地

参:反省

C.则不能复其性而烛天地

烛:照亮

D.动而中礼,礼之本也

中:符合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人之所以为圣人者

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B.人之所以惑其性者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C.则不能烧其山林而燥万物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D.莫之止而不为也

人而不仁,如礼何

(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性与情不相无也

不存在没有情感的本性,也不存在没有本性的情感

B.虽有情也,未尝有情也

(他们)虽然有情感,但从未被情感所左右

C.先天而天不违,后天而奉天时

(圣人)先于天行动并且上天不违背他们,后于天行动并且侍奉上天

D.视听言行,循礼法而动

(他们的)视听言行,遵循礼法而行动

(4)根据文意,下列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以沙浑而水不清、烟郁而光不明来说明情昏会遮蔽人的本性。

B.第二段谈因普通人的本性与圣人的不同,所以普通人情感就会昏惑。

C.第三段引用《易》的内容,是为了强调圣人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本性。

D.文章围绕“性”与“情”,用对比、比喻等方法,论述“复性”主张。

(5)文中的普通人是如何对待本性的?作者认为怎样才能使普通人恢复本性?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说明。

2.(2025?湖北一模)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伯父墓表

苏辙

公讳涣,始字公群,晚字文父。少颖悟,所与交游,皆一时长老。天圣元年,始就乡试。明年登科,为凤翔宝鸡主簿。

未几,移风州司法。王蒙正为凤州,以章献太后姻家,怙势骄横。知公之贤,屈意礼之,以郡委公。公虽以职事之,而鄙其为人。蒙正尝荐公于朝,复以书抵要官,论公可用。公喻郡邸吏,屏其奏而藏其私书。未几,蒙正败,士以此多公。

以太夫人忧去官。起为开封士曹。雍丘民有狱死者,县畏罪,以疾告。府遣吏治之,阅数人不能究。及公往,遂直其冤。夏人犯边,府当市民马以益骑士,尹以诿公,马尽得而民不扰。通判阆州。虽为政极宽,而用法必当,吏民畏而安之。阆人鲜于侁,少而好学笃行,公礼之甚厚,以备乡举,侁以获仕进。其始为吏,公复以循吏许之,侁仕至谏议大夫,号为名臣。

选知祥符。乡书手张宗久为奸利,畏公,托疾满百日去,而引其子为代。公曰:“书手法用三等人,汝等第二,不可。”宗素事权贵,诉于府。府为符县,公杖之。已而中贵人至府,传上旨,以宗为书手,公据法不奉诏。复一中贵人至曰:“必于法外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6****343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