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临床布氏杆菌脊柱炎临床表现、诊断标准、影像表现及治疗要点.doc

临床布氏杆菌脊柱炎临床表现、诊断标准、影像表现及治疗要点.doc

此“医疗卫生”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临床布氏杆菌脊柱炎临床表现、诊断标准、影像表现及治疗要点

概况

布氏杆菌病又称布鲁氏菌病或波浪热。布氏杆菌病是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传染病。我国流行的主要是羊种菌,次为牛种菌。布氏杆菌主要通过体表粘膜接触进入人体。有接触牛、羊等家畜、从事皮毛加工、饮用过未经消毒灭菌的乳品等对诊断有重要意义。该病最易侵犯脊柱。

临床表现

以高热、多汗、头痛、关节痛、睾丸炎、肝脾肿大为典型临床表现,发热以波状热为主。

实验室检查

病原体分离

血清凝集试验:布氏杆菌抗体滴度1:160以上有诊断价值,有较高特异性。

补体结合试验:1:16以上阳性对慢性布病有较高特异性。

抗人球蛋白试验:比凝集法灵敏100倍,特异性也好。

布氏杆菌病诊断标准

1)明确的流行病学接触史;

2)相关临床症状和体征;

3)实验室检查:病原体分离、血清凝集试验、补体结合试验和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

凡具备三项中任何一项阳性,即可确定为布氏杆菌病。

病理学表现

镜下可见病变区组织细胞增生,增殖性结节和肉芽肿形成,而骨髓腔内肉芽组织增生,其内单核细胞、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细胞浸润,可见成片类上皮细胞组成的结节性病灶。

影像表现

X线表现:

1)椎体炎,布氏杆菌性脊柱炎显示边缘型骨质破坏最常见,病灶呈多灶性,多侵害1-2个椎体上缘,少数为个个椎体。

早期表现为小骨质疏松,数周后表现骨质缺损,较大的病灶呈岛屿状。病灶呈软组织样密度,未见死骨,边缘清晰,呈不规则虫蚀状破坏或刀锯样外观,后期硬化,增生形成骨刺,呈鸟嘴状向外或邻近椎体缘伸展,形成骨桥。椎体中心病灶快速硬化,不形成深部骨质破坏缺损,以后逐渐被新生骨代替,无椎体压缩征。

2)椎小关节炎,布氏杆菌性脊柱炎多发生于邻近病变椎体,关节面破坏不规则,关节间隙进行性变窄,以至消失,也可以表现为继发性增生性关节炎,产生骨性强直。数个关节同时受侵。

3)韧带钙化,布氏杆菌性脊柱炎表现以下腰椎多见,表现为自上而下的逐渐发展的前后纵韧带呈索条状钙化。

4)椎间盘炎,布氏杆菌性脊柱炎有早期椎间隙狭窄,密度增高,但椎体终板无破坏。???

CT表现:

1)骨改变,布氏杆菌性脊柱炎骨皮坏灶多为直径不超过5MM的多发、类圆形低密度灶,骨小梁粗大紊乱,结构不清,破坏灶边缘有明显不同程度的增生硬化带,多分布在椎体边缘,新生骨中又见新的破坏,少数见于椎体中心,椎小关节亦见类似改变,邻近椎体密度普遍增高,无死骨及椎弓根的破坏。

2)椎间盘改变,布氏杆菌性脊柱炎表现为等密度,是椎间盘破坏的同时常伴有大量纤维组织增生的旨果,关节面增生破化。

3)椎旁脓肿,文献报道布氏杆菌性脊柱炎很少发生寒性脓肿,破坏椎体平面的两侧腰大肌可增宽,其内有脓肿形成,周围脂肪间隙尚清楚,但无脓肿流注的直接征像。

4)骨膜改变,布氏杆菌性脊柱炎椎体骨膜肥厚,由中间向两侧膨出,使椎体呈斑驳样不均匀密度增高,梭状变形,椎体边缘骨膜增生肥厚,钙化,形成唇状骨赘,新生骨赘加上其间的破坏灶构成花边椎之特征性表现。但钙化的骨膜和椎体间仍清晰可辩。

5)韧带改变,布氏杆菌性脊柱炎主要表现在前纵韧带和棘间韧带钙化。

布氏杆菌脊柱炎的MRI表现:边缘型骨质破坏最常见,病灶呈多灶性,多侵害1~2个椎体上缘,少数为3个椎体,椎体破坏较局限,无椎体压缩征象,椎体增生硬化;

伴有椎旁软组织和椎间隙小脓肿,腰大肌脓肿不常见,脓肿不超过病变椎体长度,无脓肿流注的直接征象;

周围脂肪间隙清楚。

治疗

1、药物治疗:以抗菌治疗为主,同时给予护肝、支持治疗。

2、手术治疗:

手术指征:

①经药物治疗1~2个疗程无效或全身症状减退,但顽固性剧烈腰痛,或仍伴有发热;②脊柱不稳定;③椎间盘破坏;④椎旁脓肿或腰大肌脓肿;⑤脊髓或神经根受压。

鉴别诊断

1、脊柱结核

脊柱结核疼痛轻微,多发生于胸、腰段,易楔形变、易形成椎旁脓肿,脓肿有流注趋势,椎体破坏区内死骨为其特征性表现,椎间隙狭窄或消失是脊柱结核一个非常重要的征象。

多数血沉快,结核菌素试验呈强阳性。

X线改变以骨质疏松及破坏为主,后期常至脊柱后凸畸形。

2、脊柱转移瘤

转移瘤根据患

文档评论(0)

医学资料+白衣侠士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专业专业医学资料提供,解决您后顾之忧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