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ICS71.100.01E61
TCSTM00007—2019
氧化聚乙烯均聚物
oxidizedpolyethylenehomopolymers
2019-02-01发布2019-02-01实施
中关村材料试验技术联盟发布
TCSTM00007—2019
前言
本标准参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有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标准由中国材料与试验团体标准委员会化工材料领域委员会(CSTM/FC05)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材料与试验团体标准委员会化工材料领域委员会(CSTM/FC05)归口。
1
TCSTM00007—2019
氧化聚乙烯均聚物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氧化聚乙烯均聚物的术语和定义、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标签、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通过对乙烯直接聚合(包括共聚单体),或由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树脂的热降解,或由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生产过程中回收的低相对分子质量组分氧化所制得的产品。
本标准不适用通过不同物质的复配、混合影响产品指标所制得的产品。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601化学试剂标准滴定溶液的制备
GB/T602化学试剂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的制备
GB/T603化学试剂试验方法中所用制剂及制品的制备
GB/T1668增塑剂酸值及酸度的测定
GB/T3723工业用化学产品采样安全通则
GB/T6678化工产品采样总则
GB/T6679固体化工产品采样总则
GB/T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T817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GB/T9345.1—2008塑料灰分的测定第1部分:通用方法GB/T10247粘度测量方法第四部分(旋转法)
GB/T19466.3—2004塑料差示扫描量热法(DSC)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通常描述为氧化聚乙烯蜡,它是低分子量的聚乙烯经过氧化的产物。氧化聚乙烯均聚物(氧化聚乙烯蜡)oxidizedpolyethylenehomopolymers
通常描述为氧化聚乙烯蜡,它是低分子量的聚乙烯经过氧化的产物。
4产品分类
根据产品的密度不同通常划分为Ⅰ型、Ⅱ型产品:
Ⅱ型产品为氧化高密度聚乙烯均聚物。———Ⅰ型产品为氧化低密度聚乙烯均聚物
Ⅱ型产品为氧化高密度聚乙烯均聚物。
2
TCSTM00007—2019
5技术要求
5.1外观
白色或淡黄色粉状、颗粒或片状固体。
5.2理化指标
氧化聚乙烯均聚物产品技术指标应符合表1要求。
表1技术要求
项目
指标
Ⅰ型
Ⅱ型
酸值(以KOH计)w/mg·g-1
1~25
5~50
熔点t/℃
80~120
120~150
黏度η/mPa·s
100~1000(140℃)
2000~100000(150℃)
灰分w/%
≤0.2
6试验方法
警告———试验方法规定的一些试验过程可能导致危险情况,操作者应采取适当的安全和防护措施。
6.1一般规定
6.1.1除非另有说明,在分析中仅使用分析纯试剂和GB/T6682规定的三级水。
6.1.2分析中所用标准溶液、制剂及制品,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按GB/T601、GB/T602和GB/T603的规定制备与标定。
6.2外观测定
自然光下目视观察。颜色应为白色或淡黄色,无明显杂质。
6.3熔点的测定
6.3.1方法提要
按GB/T19466.3—2004中差示扫描量热法(DSC)规定的方法进行测定。
6.3.2仪器
差示扫描量热仪,分析天平(精确到0.01mg),量勺。
6.3.3操作步骤
6.3.3.1称量3mg~10mg氧化聚乙烯蜡放置在铝箔盘中,并盖好密封,将样品放置到DSC仪器中,冷
却至-50.00℃,然后以10.00℃/min的速度升温至150℃,曲线记录HEAT-1。
6.3.3.2以10℃/min的速度冷却至-50.00℃,恒温5min。
6.3.3.3再以10.00℃的速度升温至150℃,曲线记录HEAT-2。
TCSTM00007—2019
3
6.3.3.4记录HEAT-2曲线第一个熔点峰记录为熔点。
6.4酸值的测定
6.4.1测定方法
6.4.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T_CACM 1388-2022 湿证评估操作规程.docx
- T_CACM 1370.6-2021 上市中成药说明书安全信息项目修订技术规范 警示语.docx
- T_CACM 1271-2019 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 头痛.docx
- T_CACM 1290-2019 中医骨伤科临床诊疗指南 肱骨干骨折.docx
- T_CACM 1209-2019 中医内科临床诊疗指南 胃息肉病.docx
- T_CACM 1306-2019 中医皮肤科临床诊疗指南 四弯风.docx
- T_CACM 1386-2022 雷公藤栽培技术规范.docx
- T_CACM 1200-2019 中医儿科临床诊疗指南 手足口病.docx
- T_CACM 1378.1-2022 临床急危重症常用中成药调剂技术规范 第1部分:通则.docx
- T_CACM 1370.3-2021 上市中成药说明书安全信息项目修订技术规范 禁忌.docx
- T_CACM 1297-2019 中医整脊科临床诊疗指南 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docx
- T_CACM 1205-2019 中医外科临床诊疗指南 阳痿.docx
- T_CACM 1235-2019 中医外科临床诊疗指南 冻疮.docx
- T_CACM 1312-2019 中医外科临床诊疗指南 胆石症.docx
- T_CACM 1311-2019 中医妇科临床诊疗指南 缺乳.docx
- T_CACM 1280-2019 中医肛肠科临床诊疗指南 直肠癌.docx
- T_CACM 1268-2019 中医妇科临床诊疗指南 卵巢早衰.docx
- T∕CSTM 00015-2019 钢铁 铌含量的测定 par光度法.docx
- T_CACM 1304-2019 中医外科临床诊疗指南 肠痈.docx
- T_CACM 1410-2022 转移性结直肠癌中医诊疗指南.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