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老方法炸出思维火花:从“放映员”到“说书人”——我的教学之路
在这个PPT盛行的时代,我选择了一条与众不同的路。
当同事们忙着制作精美的课件时,我却把时间用在研读教材、设计教学上。
有人说我落伍,但我深知,语文课堂的灵魂,从来不在那些花哨的幻灯片里,但如果是去参加现场竞赛课,这些花哨的幻灯片却是加分项(说这话会不会有人网暴我)
咱们当语文老师的,课堂上那些文字里的温度、情感的流动,有时候真是PPT里替代不了的。我更喜欢这种“返璞归真”的课堂。
现在小视频动不动就在宣传“古法手艺”,像拥有千万粉丝李子柒,她的视频基本上都是采用古法手艺制作蚕丝被、绒花……今年还因为这些上了春晚,了不起。
我想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们也一定要学会只用黑板上课的“古法手艺”。
我非常喜欢哔站的戴建业老师,他用一根粉笔,一块黑板,侃侃而谈,这反而成就了他。
一.省下来的是时间,抓得住的是重点
做PPT像装修房子,排版、配色、找素材,一不留神两小时就没了。
有些老师说:那咱们直接网上下载一个PPT,但是网上下载的PPT,不是为自己量身定做的,可能不符合你上课的思路,不符合你班上的学情。
如果我们直接拿来用,那我们上课时只会被PPT牵着鼻子走,脚踏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
专注教学本质后,我有了更多时间研究教材。备课时,我会反复推敲每一个教学环节,思考如何引导学生深入文本。
这些实实在在用在刀刃上的功夫,可比PPT里的动态效果更能打动学生。
二.黑板上的“慢”,反而是学生的“快”
现在有些课堂像放电影,PPT翻得比学生眨眼还快,感觉PPT有点喧宾夺主了。
课堂上,我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让思维的火花在交流中迸发。没有了PPT的束缚,教学反而更加灵活,更能根据学生的反应随时调整。
这种“慢镜头”反而让知识在学生脑子里扎得更深。
三.眼睛对眼睛的交流,是屏幕替代不了的
用PPT时,老师容易变成“放映员”,盯着屏幕说话。
我不用PPT后,就能像评书先生一样站在讲台上,我发现课堂反而更生动了。
当我带着学生们一起品读《背影》时,不需要任何图片,单凭文字的力量,就能让教室里鸦雀无声。
学生们闭上眼睛,跟随朱自清先生的笔触,想象着那个翻越月台的背影,有的孩子甚至红了眼眶。这种情感的共鸣,是任何PPT都无法替代的。
四.学生被迫“关机”,反而激活了想象力
现在的孩子整天被电子设备包围,语文课再用PPT轰炸,眼睛都要看麻木了。
而且整节课下来,学生们忙着看屏幕,忙着记笔记,却少有时间静下心来品味文字的美。
我不用PPT,学生反而能静下心来——读《匆匆》时,他们能在脑海里画出时间流逝的画面,这种“留白”反而给了文字生长的空间。
五.如遇停电,课堂依旧灵活
还记得有一次,学校突然停电了,很多老师都说:停电了,用不了PPT,今天的新授改为练习课。
我听完,笑而不语,我从容不迫地走进教室: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学弈》。
不管停电还是不停电,我都可以按照原计划上课。
写在最后的话
其实上课不用PPT,有点像老中医看病——不依赖仪器,靠望闻问切的真功夫。
语文教学的本质,在于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知力和理解力。
过分依赖PPT,反而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削弱他们对文字的敏感度。
当我们放下这些外在的形式,回归教学的本真,才能真正唤醒学生对语文的热爱。这不是对现代技术的否定,而是对教育本质的坚守。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我们更需要静下心来,让语文课堂回归它应有的模样。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