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版第2课诸侯争霸导学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市第一中学导学案(高一历史学科)使用时间:2024年8月20日编写:编号:纲要上2

班级姓名

第2课春秋战国—社会大变革时期

学习目标

1.通过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和政治变动,理解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必然性;

2.了解老子、孔子学说;通过孟子、荀子、庄子等了解“百家争鸣”的局面及其意义。

重点:

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引发的经济、政治、思想变动;2.商鞅变法的内容与影响

教学内容

任务1:阅读课本P9,了解东周的概念和春秋五霸、三家分晋、田氏代齐、战国七雄

任务2:从图1到图2发生了哪些变化

图1春秋列国形势图图2战国形势图

任务3:阅读课本P1011,归纳春秋战国时期经济的发展变化。

任务4:阅读课本P11,归纳商鞅变法的背景、内容、特点、影响

任务5:阅读课本P1213,归纳孔子、老子的主张和百家争鸣的背景、表现、影响

任务6:概括春秋战国时代特征有哪些?

随堂训练

1.(2024·山东高考·2)西周时期,诸侯国在奉行周礼的同时,多尊重当地原有的风俗;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变革礼制,移风易俗,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诸侯国转变做法主要是为了()

A.重构统治秩序B.限制贵族特权

C.以德行教化民众D.打破宗法血缘关系

2.(2024·安徽高考·1)西周前期,青铜器高古凝重,无取巧用意,纹饰原始,颇有图腾意味;春秋中叶至战国末年,器制多轻便适用,每每以现实性的动物为附饰物,追求精巧玲珑,标新立异。这一变化说明()

A.宗法观念已经名存实亡B.青铜铸造进入鼎盛时期

C.青铜器的礼乐功能弱化D.农耕工具发生显著变化

3.(2024·北京高考·1)古代玉器为礼之重器,孔子用玉比喻理想人格:温润而泽,仁也;缜密以栗(坚硬),知(智)也;廉(棱角)而不刿(割),义也;垂之如队(坠),礼也。这一比喻寄托了()

A.隆礼重法的精神B.无为而治的理想

C.修身明德的追求D.选贤任能的理念

4.(2024·广东高考·1)据研究,古代礼书上记载的春秋时期行礼所用饮酒器,有爵、觚、觯、角、散五种,称为“五爵”,其名来自商、西周时期五种形制不同的青铜酒器名。实际上,春秋时期的五爵均为筒形漆木器,容量依次为一至五升。“宗庙之祭,贵者献以爵,贱者献以散。”据此可知,春秋时期()

A.五爵形制趋同说明礼崩乐坏B.宗庙祭祀遵从天人合一理念

C.采用漆木酒器彰显以人为本D.五爵以小为贵维系等级秩序

5.(2024·全国高考新课标卷·25)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纷纷进行政治变革,争相延揽人才,诸子百家大都呼吁“选贤与能”。不认同这一理念的学派是()

A.儒家B.墨家C.道家D.法家

6.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弟子中不乏出身社会下层者。墨子则进一步主张以“匹夫徒步之士”为教育对象,以先行劳苦服役为入学条件。故《墨子》载:“翟以为虽不耕织乎,而功贤于耕织也。”这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

A.儒家倡导人人平等B.劳动教育开始普及

C.墨家重视生产技艺D.平民阶层得到发展

文档评论(0)

zxul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