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作文题】
有人说,懂得悲悯,方知生活的重量。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此的认识和思考。
【命题人说】
A是B的必要条件,意味着无A则无B。材料叙述者对你说“懂得悲悯,方知生活的重量”,那你会不会想:不懂得悲悯,就不知生活的重量了吗?你可能想说,明明可以看到、听到、了解到那么多负重前行的人以及他们经历的事,这与懂不懂悲悯有什么关系?
请注意,假如你真的这样想过,那我们就要搞清楚两个问题:
一、不被察觉的东西不代表它就不存在,如果材料叙述者口中所谓“生活的重量”真的为你所“知”,那有没有一种可能,其实你已经懂得悲悯了,只是你自己并未察觉;
二、假如你真的认为不懂悲悯也可知生活的重量,那有没有可能,你所谓的“重量”并不是材料叙述者所谓的“重量”。
这个时候,建议应该再读一读作文材料。不要光从形式逻辑上想着它呈现了一个必要条件,多品品它的意味,玩味玩味它的潜台词,揣度揣度材料叙述者真正的心思。
正所谓“听话要听音”,方知、才知,言下之意有一种向来不知、自以为知的意味。好似在说:如果你真知生活的重量,你就不会否认悲悯之必要;如果你否认悲悯之必要,那么你根本不知什么是生活之重。
残酷激烈的竞争、家庭责任的负担、精神焦虑的施压,这些都可以被视为“生活的重量”,或者说因生活的重量所致。如果只是这样的“重量”,似乎确实不必论及“悲悯”。比“生存压力”更重的,是“存在之思”;比“承重”表象更需要讨论的,是“不得不承重”的缘由。“生活之重”的深层所指,恐怕要深入到人类存在的本质困境与精神维度,而这恰恰是悲悯得以生发的土壤——它是对生活复杂性的凝视、对人性真相的挖掘、对存在悖论的犹疑,以及对命运的无常与有限性的深思,这种“无常”和“有限”迫使人类必须在无解的生活中寻找意义。类似这样的思索,或许才是材料叙述者希望我们所知的“生活之重”。
我知道你又会说,我实在想不到这些。是的,很难想到,甚至不是靠“想”。
这个时候,建议可以再翻一翻手上的教材。那些经典文学作品中的经典艺术形象,向我们展示过生活在命运无常与人性复杂交织下的厚重。窦娥因无赖诬陷、昏官错判,被命运无情碾压,最终走向死亡;哈姆雷特遭遇父亲猝死、母亲改嫁、叔父篡位等事件,发出“生存还是毁灭”的痛苦叩问,尽显个体在命运拨弄下的渺小与无奈;周萍、四凤、蘩漪等人物在错综复杂的血缘及情感关系网中,因一系列看似偶然的矛盾冲突,却一步步走向被家族命运吞噬的必然结局。
当对“生活之重”的思考走向深处,这个时候,建议应该再来想一想什么是“懂得悲悯”。曹禺在《雷雨序》里说:“我用一种悲悯的心情来写剧中人物的争执。我诚恳地祈望着看戏的人们也以一种悲悯的眼来俯视这群地上的人们。……他们怎样盲目地争执着,泥鳅似的在情感的火坑里打着昏迷的滚,用尽心力来拯救自己,而不知千万仞的深渊在眼前张着巨大的口。他们正如一匹跌在泽沼里的羸马,愈挣扎,愈深沉地陷落在死亡的泥沼里。……周萍悔改了‘以往的罪恶’。他抓住了四凤不放手,想由一个新的灵感来洗涤自己。但这样不自知地犯了更可怕的罪恶,这条路引到死亡。蘩漪是个最动人怜悯的女人。她不悔改,她如一匹执拗的马,毫不犹疑地踏着艰难的老道,她抓住了周萍不放手,想重拾起一堆破碎的梦而救出自己,但这条路也引到死亡。”《雷雨》中的人物,无一不是被命运裹挟的“可怜虫”,曹禺不是要简单批判或美化任何角色,而是以“上帝视角”俯瞰众生,揭示了人性的矛盾与无奈,给予对善恶交织的人性的理解与宽容。
曹禺的悲悯,以及他“诚恳地祈望”看戏的人也要怀揣的悲悯,是不要片面理解人物的行为动机,不要简单粗暴地评判人物的善恶,不要忽视命运与人性的复杂。悲悯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同情与可怜,而是反求诸己,对自我进行道德良知的审视与剖析。它要求我们懂得,在理解他人苦难的同时,也能够理解自己的局限;在查找导致他人悲剧命运的推手时,敢于揭露自身的丑陋、自私与邪恶。唯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命运与人性的跌宕起伏间,称出生活那沉甸甸的重量。(阎俊)
【题目解析】
这是一道观点型作文题。材料表述简洁精练,主要关键词为“悲悯”“生活的重量”和“懂得”“知”,关联词“方”字包含对逻辑关系的思考要求,“有人说”则提示学生应在与材料观点的对话过程中推进思考。
“悲悯”一词呼应统编教材必修下册第二单元“良知与悲悯”的人文主题(涉及课文:《窦娥冤》《雷雨》《哈姆莱特》)。如教材单元导语所说,“悲悯”即“对他人的不幸抱有同情”。课文的三部戏剧作品表现了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剧作家对社会现实的理解,寄托着他们对人生的深切关怀。更深层而言,“悲悯”不仅是对他人或生命苦难的共情与关怀,也会引发自我反思,还会产生行动的意愿,并从对个体苦难的体察上升到对人类共同命运的深思。
“生活的重量”是一种包含比喻的说法,将生活中抽象的压力、痛苦、责任等具象化为一种可以感知的、背负在身的“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5届天津市和平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
- 2025届浙江省嘉兴市高三下学期三模语文试卷及答案.docx
- 2025届浙江省台州市高三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docx
- 2025届浙江省台州市高三下学期二模语文试题讲评.pptx
- 2025年北京市海淀区高三语文一模议论文《道不远人》范文.docx
- 2025年高考语文备考文言文阅读之断句主观题提升训练.docx
- 2025年上海市高中语文期中考试备考之古诗词赏析二首.docx
- 2025年浙江省嘉兴市高三下学期教学测试语文试卷讲评(三模).pptx
- 2025年浙江省金华市十校高三下学期4月模拟联考语文试题讲评.pptx
- 2025年浙江省衢州市、丽水市、湖州市三地市高三下学期4月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讲评.pptx
- 重难点解析冀教版七年级下册期末试题及完整答案详解(全优).docx
- 2025年辊筒输送带行业深度研究报告.docx
- 重难点解析冀教版七年级下册期末试题及完整答案详解【全国通用】.docx
- 重难点解析冀教版七年级下册期末试题及答案详解【全优】.docx
- 抗胆碱酯酶药和胆碱酯酶复活药.ppt
- 重难点解析冀教版七年级下册期末试题及完整答案详解【历年真题】.docx
- 重难点解析冀教版七年级下册期末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突破训练).docx
- 重难点解析冀教版七年级下册期末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综合题).docx
- 重难点解析冀教版七年级下册期末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能力提升).docx
- 重难点解析冀教版七年级下册期末试题带答案详解(培优B卷).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