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材料一:
中国古人认为,天地化育万物、诞生人类,天地人互相联系。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强调昔迪联系和整体思维,将自然之道和人问伦理有机联系起来。字宙万物、人类社会千差万别又是一个妩一整体,和合相生、生生不息。这一字宙观含着顺应自然、敬畏自然、敬畏秩序的文化基因。和谐、稳定、秩序是中华先民史前时期就形成的生活方式,并一直延续下来。比如,考古发现表明,八千年前西辽河流域兴隆洼文化的村落里房屋成排分布,六千多年前黄河中游仰韶文化的姜寨等村落里房门朝向中央广场,都显示出社会内部崇尚集体利益,社会秩序井然。八千年前黄河流域装李岗文化等的基葬排列齐,已有“族”习俗,将现实社会秩序延仲到身后世界。无论是聚落、基葬的排列有序,还是都邑的中轴对称,礼器的成组成套等,都体现出中国人对秩序和秘定的不懈追求。;中国古代主张天下万邦和谐相处、和合共生,不杀无辛、不绝人祭祀,形成了协和万邦的国际观。比如,西周建立后不但封商人后裔于宋,而且种农、黄帝、尧、、禹之后也都各有村地,这与侵略扩张的帝国观有着重要区别。早期中西文化交流在五千多年前就已经出现,中国在西传彩陶、黍、泵等的同时,也接纳了西来的羊、黄牛、小麦、冶金术等。汉代丝绸之路开通以后,丝绸、光器、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铁技术等生活用品和民用技术从中国传到西方各地,传播方式是和平交往和商业贸马而非略战争。与其他文明交流互鉴、和平共生,是中华民族一以贯之的处世之道。中华文明的发展,正是不同文明通过相互对话、相互交融获得共同进步的倒证。当今世界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2500多个民族和多种宗教,不同文明各有特色、各有优长。彼此草重、相互依存,包容互鉴、共同发展,人类文明才能不断发展进步。;和平也是中国伦理和思想的重要准则。中国人对和平的追求还体现在社会观和道德观上。“和实生物,同則不继”“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之关,在于合异”。中国地理环境广阔多样,族群文化多姿多彩,但在距今六千年左右就形成了早期中国文化圈各民族在长期发展中形成了强烈的共同体意识、共同价值追求和文化认同,这是和而不同观念发展的必然结果。五音相和才有旋律,五味调和才成美味。和而不同是人类社会和谐稳定的秘诀。上善若水,仁者爱人。从善爱自身、家人推及仁发他人、社会,这是中华民族美德的核心内容。和平与“仁”的价值相结合,通过对他人的关心关爱践行和平性的理念。在过去两千多年时间里,中国在多数时期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但中国没有对外扩张和殖民,这是中华民族和善友爱的证明。;当然,战争有时是难以避免的,和平性并不意味着弱。中华民族一直以未来承和平正义的战争观。中国人深知“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已而用之”的道理。文式之道先文后武,先礼后兵,不挑起战争,也不畏惧战争,战争必出于正义、为了和平。
(摘编自韩建业《和平性植根于中华文明深处》);材料二:
纵观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文明史,虽然也经历过战火纷飞的年代,但中华民族始终是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原因之一就是“以和为贵”的理念始终渗透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之中。
正是由于有这样的文化基因存在,所以即便在非常强大的汉王朝和唐王朝等时期,中华民族也并未通过军事扩张手段来扩充自己的领土和势力范围,而是实行邻友好的政策,通过册封的方式来承认各地酋帅对自己势力范围的控制。在《后汉书》和《三国志》中可以看到,东汉和魏国的皇帝册封日本列岛九州北部的倭奴国王和倭国女王,并赏赐丝绸、钢镜等大量物品的记载。这种方式被广泛用于处理我国古代王朝与周邻国家和地区的关系。对于那些实力比较强大的部族集团,往往乘持以和为贵的方咯,采取加强交流的方式。著名的昭君出塞就是汉王朝采取这一政策的具体体现。这一政策成为历朝历代的重要外交手段,对于维持和平发挥了重要作用。对于北方游收民族对汉地生产的农副产品和手工业制品的需求,通过开通茶马互市的方式互通有无,以尽量避免其采取抢夺的方式获取这些必要的生活物资。传为佳话的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的结亲也是唐王朝和吐邻友好的实证。
;长城的兴建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华文明的和平性。战国时期,燕齐赵楚等国纷纷建造长城,以防御其他诸侯国的进攻。秦始皇修建万里长城,是出于防御游牧民族入的考虑。明代隆庆和议之后,长城沿线出现“塞上物阜民安,商贾辐较,无异于中原”的兴旺景象。凭靠长城的坚强护卫,遏制了游收民族军事上的侵扰,农、牧民族在长期和平交往中披此增进感情,消除隔阂,在思想文化、生活习俗上也互相融合。
丝绸之路更是中华文明和平性的生动写照,处于当时领先地位的汉朝,张奉汉武帝之命两次出使西域,开通了丝绸之路,打通了交通贸易的通道,推进了东西方的互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5年北京市海淀区高三语文一模议论文《道不远人》范文.docx
- 2025年高考语文备考文言文阅读之断句主观题提升训练.docx
- 2025年上海市高中语文期中考试备考之古诗词赏析二首.docx
- 2025年上海市普陀区高三语文二模作文评析:懂得悲悯,方知生活的重量。.docx
- 2025年浙江省嘉兴市高三下学期教学测试语文试卷讲评(三模).pptx
- 2025年浙江省金华市十校高三下学期4月模拟联考语文试题讲评.pptx
- 2025年浙江省衢州市、丽水市、湖州市三地市高三下学期4月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讲评.pptx
- 广东省阳江市江城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
- 贵州省铜仁市2025届高三三模(4月)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 江苏省南通市2025届高三下学期适应性考试二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