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防错法(Poka-Yoke);(1)防呆法/防错法(Fool-Proof);目录;前言;前言;前言;前言;前言;前言;前言;防错法简介;防错法简介;防错法简介;防错法简介;;失误;;防错法简介;防错法简介;防错法简介;防错法简介;防错法简介;防错法简介;防错法简介;01、漏掉某个作业步骤;防错法简介;防错法简介;防错法简介;防错法简介;防错法简介;防错法简介;防错法的原理;失误原因;防错法的原理;防错法的原理;防错法的原理;防错法的原理;防错法的原理;;防错法的原理;防错法的原理;防错法的原理;防错法的技术和工具;防错法的技术和工具;防错思路;汽车在驻车档时无法启动;防错法的技术和工具;防错法的技术和工具;;防错法的技术和工具;防错法的技术和工具;防错法的技术和工具;防错法的技术和工具;防错法的技术和工具;防错法的技术和工具;防错法的技术和工具;防错法的技术和工具;定位销;;防错法的技术和工具;防错法的技术和工具;防错法的技术和工具;防错法的技术和工具;防错法的技术和工具;防错法的技术和工具;防错法的技术和工具;防错法的技术和工具;防错法的技术和工具;防错法的技术和工具;防错法的技术和工具;防错法的技术和工具;防错法的技术和工具;防错法的技术和工具;防错法的技术和工具;防错法的技术和工具;防错法的技术和工具;防错法的技术和工具;防错法的技术和工具;水平;检测项目;防错法应用实例;1、自检和互检是最基础、最原始,但颇为有效的防错方法;
2、防错装置并不需要大量的资源投入或很高的技术水平;
3、任一作业或交易过程均可通过预先设计时加入防错技术
而防止人为失误;
4、通过持续过程改善和防错,零缺陷是可以实现的;
5、防错应立足于预防,在设计伊始即应考虑各过程操作时
的防错方法;
6、在所有可能产生问题的场所均考虑防错方法。;第1步:确定产品/服务缺陷并收集数据;
第2步:追溯缺陷的发现工序和产生工序;
第3步:确认缺陷产生工序的作业指导书;
第4步:确认实际作业过程与作业指导书之间的差异。;第5步:确认工序是否存在以下问题:;第6步:分析缺陷原因;
第7步:分析作业失误原因;
第8步:设计防错装置或防错程序以预防或检测??类失误;
第9步:确认防错效果,必要时进行过程调整;
第10步:持续控制及改善。;问题:
在早期的照相机产品中,在不过胶卷的状态下快门可以重复按下。很多人在拍摄后忘记过胶卷,在照下一张像时造成重复曝光,导致相片损坏。
解决方案:
(1)在相机快门上加装一机构,如拍摄者在拍摄一次后如忘记过卷,则无法按下快门,只有过卷后,快门方可按下。这属于检测型防错,并未造成缺陷。
(2)在照相机上加装自动过卷马达,只要拍摄者按下快门,则过卷马达自动过卷。这属于预防型防错,即消除了失误产生的机会,因而是一招更好的防错方法。;问题:
电路板和盒子安装时,容易产生反方向组装的错误。
解决方案:将卡爪和安装孔设计为非对称的避免安装错误。;问题:
外形上稍微有点差异的同一形状的部件有3个SIZE(尺寸)加工前适用的洗净筐是共通的。
解决方案:采用专业化的洗净筐可以防止不同SIZE的部件混入错误。;问题:
部件一共有5个需要加工的孔,经常被遗漏1-2个。
解决方案:应用计数器进行计数,全部孔都加工完成后部件才可以被取下。;问题:
类似的部件放在相邻的箱子里,取出时常常发生错误。
解决方案:设置翻版防止取出错误。;问题:
压铸时需将原件放入模内,但常常有些原件忘记放,如此要多一个人来做目检,但还是有目检也遗漏的造成客户抱怨。
解决方案:将一个传感器装上,当有组件放入时,蜂鸣器会响并有灯光警告。;问题:
用钻床来钻孔时,常常因为组件置放反向而造成钻洞位置错误,而这种错误往往要等到组装时才发现。
解决方案:将一个治具装在钻床夹具上,此治具依据组件凹凸而设,当组件反向时钻床无法作动,这可说是完全排除错误达到零缺点。;问题:
由于员工的失误造成的零部件装错装反。
解决方案:定位缺口。;问题:
在一制程中,同一天要更换多个机种,作业员偶而会装错件。
解决方案:制作一个旋转式的料架其出料口只有一个,当按下机种控制钮后出料口只会出要上线的材料,就不会有装错零件的情形。;问题:
由于员工的失误造成的零部件漏装
解决方案:
自动检测装置;问题:
电动工具、附件,说明书及合格证作为一个一体化包装送至客户,但总是发生漏装或错装事件。在对装配线员工进行培训及惩罚后效果均不明显。;解决方案:
设计专用包装模板,每位包装员工人手一个。模板设计成凹型,电动工具、附件、说明书及合格证各占一个位置,在装好后将包装吸塑盒扣在模板上,反转模板后,所有东西同时装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