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拉丁美洲教案》
篇一:拉丁美洲教案
拉丁美洲
考纲
1、掌握拉丁美洲的位置、范围、地形、河流和气候等自然环境特征
2、理解拉丁美洲气候类型的成因,能够运用气候和地形图说明巴西人口和城市分布的
特点。
3、理解拉丁美洲矿产资源分布情况,通过热带雨林开发,说明如何正确处理人地关系
考向分析
1运用气候和地形图说明巴西人口和城市的分布特点
2结合亚马孙流域的开发,说明如何正确处理人地关系
3结合拉丁美洲区域图调查该地区的地形气候洋流等知识
第一课时
重点难点
气候的分布和地形质检单关系是本节课的重点所在,学生对气候特点的掌握和气候类型
的成因分析存在一定的难度,因而这部分是第一课时重点
学习目的
1、按照地图册P37.38,描绘拉丁美洲的组成、位置和地形,并能画出沿主要经纬线地形
剖面图。
2、结合拉丁美洲地形和气候分布特征,举例说明地形对气候的阻碍,通过讨论,分析出
拉丁美洲主要气候类型的成因。
3、通过拉丁美洲人文地理的学习,比拟分析拉丁美洲和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异同点,小组
合作,完成表格。
评价设计
1、通过作图检测学生对目的一的完成情况,方式是同桌互查的方式,使一半以上同学精
确作图。
2、通过课堂提征询的方式完成对学生目的二检测情况。
3、通过完成表格及做《导与练》P196页习题1,完成对学生目的三的检测。教学过程
导入:这里是陈旧而又奇异的大陆,这里气候特点是湿热,这里有热情奔放
的舞蹈,有令人狂热的足球,是生物的世界,是探险家梦寐以求的地点,这里是——拉丁
美洲
拉丁美洲和我们说的南美洲有什么联络呢?
展示材料拉丁美洲名称的由来
拉丁美洲确实是指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地处北纬32°42′和南纬56°54′之间,包括墨西
哥、中美地峡、西印度群岛和南美洲。因长期曾沦为拉丁语组的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
现有国家中绝大多数通行的语言属拉丁语族,故被称为拉丁美洲,而不是一个独立的洲
通过材料找到拉丁美洲的组成和纬度范围,理解拉丁美洲与南美洲之间的关系,拉丁美
洲包括南美洲
下面,我们就跟随地理的视角走近这片奇异而又陈旧的大陆
展示学习目的
1、按照地图册P37.38,描绘拉丁美洲的组成、位置和地形,并能画出沿主要经纬线地形
剖面图。
2、结合拉丁美洲地形和气候分布特征,举例说明地形对气候的阻碍,通过讨论,分析出
拉丁美洲主要气候类型的成因。
3、通过拉丁美洲人文地理的学习,比拟分析拉丁美洲和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异同点,小组
合作,完成表格。
分层展示教学目的1、按照地图册P37.38,描绘拉丁美洲的组成、位置和地形,并能画
出沿主要经纬线地形剖面图。
展示拉丁美洲的组成、位置和地形PPT,展示巴拿马运河教学视频材料,学生自主学习。
地形是本节课一个重点讲解部分,引导学生读图识图,画出沿主要经纬线地形剖面简图。加
深对地形的印象。
补充内容:学生对板块构造掌握的不好,这次出现了比拟多的征询题,因而在地形的学
习中穿插考虑题:为什么南美大陆西岸会构成搞大山系?
答:是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挤压构成
分层展示学习目的
2、结合拉丁美洲地形和气候分布特征,举例说明地形对气候的阻碍,通过讨论,分析出
拉丁美洲主要气候类型的成因。
地形是阻碍气候构成的一个重要要素,在拉丁美洲表现尤为突出,你能举例说明吗?
学生结合地形和气候分布图答复
PPT展示
本区主要分布有哪些气候类型?成因分别是什么?小组讨论作答。
重点讲解热带雨林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的成因。
亚马孙河流域构成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气候的条件(纬度、地势地形、洋流)
1、从纬度位置看,赤道横贯亚马孙河流域,热量条件优越,属赤道低气压带,盛行上升
气流,降水丰沛
2、从地势地形看,亚马孙河流域南、北、西三面为高原山地,东面向大西洋放开,由东
北、东南从大西洋吹送来的湿热气流聚拢内陆,在西部山地构成地形雨
3、同时东岸南赤道暖流通过,增加了该地区的潮湿程度
4、亚马孙河处于拉丁美洲大陆最为宽广的部位
热带沙漠气候的成因
分布:安第斯山以西,赤道与30S之间的狭长地带
受副热带高压或信风的阻碍
南回归线附近受副热带高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