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摘要
摘要
山区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薄弱区和返贫风险的易发区,降低山区脱贫农户的返
贫脆弱性是巩固拓展脱贫成果,防范脱贫农户返贫和新贫困农户产生的重要抓手。
鉴于此,本文首先将“暴露度-敏感性-适应能力”分析框架引入对返贫脆弱性的研
究中,构建了返贫脆弱性分析框架,利用秦巴山集中连片特困区的核心部分陇南
538
山区户脱贫农户的微观调查数据,从暴露度、敏感性和适应能力三个维度出
发,构建返贫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其次,利用等权重加权求和法综合测度了对
陇南山区脱贫户全样本以及不同类型脱贫农户的返贫脆弱性水平,并采用分位数
回归模型分析其影响因素;然后,在对影响因素结果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厘清影
响机理;最后,结合陇南山区不同农户群体的地理区位、资源禀赋、社会经济等
差异,遵循“因地制宜、因人施策”原则,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本文得出了以下主要结论:
(1)陇南山区脱贫农户的返贫脆弱性指数均值为0.103,整体处于中度脆弱
水平,其中有47.96%的脱贫农户高于这一水平。返贫脆弱性等级分布不均,总体
呈“两头小中间大”的纺锤体分布态势。适应能力指数对返贫脆弱性的贡献度最
高,暴露度指数次之,敏感性指数对返贫脆弱性的贡献最低。
(2)不同类型脱贫农户的返贫脆弱性差异显著。高海拔、高农业收入占比、
高抚养比以及贫困退出时间较晚的脱贫农户返贫脆弱性较高,同时高农业收入占
比、高抚养比和后期脱贫农户的高脆弱群体占比也相应更高。
(3)从不同维度看,不同类型脱贫农户的主导性风险、敏感性和适应能力存
在显著差异。其中,高山区农户、二兼户及后期脱贫户的灾害与健康风险较为突
出,中等抚养比农户的教育压力较大;高山区农户的环境与经济敏感性较强,纯
农户的经济、环境和人口敏感性均较突出,高抚养比农户的人口敏感性显著;高
山区农户的自然资本具有比较优势,非农户金融资本优势突出,低抚养比农户具
有物质、人力和社会资本的组合优势,早期脱贫户的金融与社会资本优势明显。
(4)返贫脆弱性除受政策干预、农户特征和生计环境的影响外,还受其交互
作用的显著影响。交通便利度、网络覆盖率、未来生活预期、帮扶措施多样化和
政策帮扶强度的提高可有效减缓农户的返贫脆弱性,而家庭规模的扩大则显著增
加了脱贫农户的返贫脆弱性;政策帮扶强度有效改善了高度脆弱农户因交通不便
所致的返贫脆弱性,帮扶措施多样化则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因户主受教育水平高
摘要
所发挥的降脆效果。
5
()政府应将防返贫视角转向高度脆弱脱贫户群体,通过政府、农户、社会
组织等多主体协同发力,发挥政策协同效应,形成政策合力,完善山区返贫动态
监测体系,注重培育农户内源动力。根据不同类型脱贫农户的差异化需求,针对
性的加强灾害监测与防御能力,完善交通和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加强教育和
健康帮扶力度,优化陪读策略,鼓励开展多样化生计策略,积极推进高脆弱农户
向中低度脆弱的转换。
关键词:返贫脆弱性;暴露度;敏感性;脱贫农户;乡村振兴;陇南山区
Abstract
Abstract
Mountainousareasarevulnerableareasforsocioeconomicdevelopmentandprone
totheriskofreturningtopoverty.Reducingthevulnerabilityofhouseholdsthathave
escapedpovertyinmountainousareastoreturntopovertyisanimportantmeansto
consolidateandexpandpovertyalleviationresults,preventthereturnof
poverty-strickenhouseholdstopoverty,andpreventtheemergenceofnew
poverty-strickenhouseholds.Inviewo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