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灌区火灾爆炸――事故树(分析方法与重要度计算)
罐区火灾爆炸事故·
罐区火灾爆炸事故
·
a蒸气浓度达爆炸极限
a
蒸气浓度达爆炸极限
AB泄漏点火源
A
B
泄漏
点火源
++
+
+
E罐体泄漏连接部位泄漏?明火操作
E
罐体泄漏
连接部位泄漏
?明火操作
D+静电火花撞击火花雷电火花电火花
D
+
静电火花
撞击火花
雷电火花
电火花
+X4+X3X2X
+
X4
+
X3
X2
X1
罐体损坏外溢化纤品与人体摩擦储罐静电放电F
罐体损坏
外溢
化纤品与人体摩擦
储罐静电放电
F
X12·
X12
·
X11X5
X11
X5
接地不良静电积累
接地不良
静电积累
阻火器连接处管道焊缝法兰连接处
阻火器连接处
管道
焊缝
法兰连接处
X7
X10X9
X10
X9
X8
X6
图-1贮罐的事故火灾爆炸事故树
将贮罐的事故火灾爆炸事故树转化为成功树如图-2
Tˊ
Tˊ
aˊ++
aˊ
++
AˊBˊ
Aˊ
Bˊ
··
·
·
EˊDˊ
Eˊ
Dˊ
X4ˊ·CˊX3ˊX
X4ˊ
·
Cˊ
X3ˊ
X2ˊ
X1ˊ
·
X2ˊ
·
·
X11X5ˊX12
X11
X5ˊ
X12
X8ˊ
X8ˊ
X9ˊ
X10ˊ
F
·
·
X7
X7ˊ
X6ˊ
图-2贮罐的事故火灾爆炸事故树转化为成功树
贮罐火灾爆炸事故树的分析评价
1、结构函数式
Tˊ=AˊBˊa=a(Aˊ+Bˊ)=a(X1ˊX2ˊX3ˊX4ˊCˊ+DˊEˊ)=a(X1ˊX2ˊX3ˊX4ˊFˊX5ˊ+X8ˊX9ˊX10ˊX11ˊX12ˊ)=a{X1ˊX2ˊX3ˊX4ˊ(X6ˊ+X7ˊ)X5ˊ+X8ˊX9ˊX10ˊX11ˊX12ˊ}=a(X1ˊX2ˊX3ˊX4ˊX5ˊX6ˊ+X1ˊX2ˊX3ˊX4ˊX5ˊX7ˊ+X8ˊX9ˊX10ˊX11ˊX12ˊ)
2、最小径集
通过计算分析该事故树12个基本事件,可以得出下列3个最小径集:
P1={a,X1ˊ,X2ˊ,X3ˊ,X4ˊ,X5ˊ,X6ˊ}
P2={a,X1ˊ,X2ˊ,X3ˊ,X4ˊ,X5ˊ,X7ˊ}
P3={a,X8ˊ,X9ˊ,X10ˊ,X11ˊ,X12ˊ}
3、结构重要度分析
根据以上结果,运用结构重要度近似判别式,可以计算出12个基本事件和一个条件事件的结构重要度系数。计算结果如下:
由于条件事件a存在于每一个径集中,因此其结构重要度系数IΦ(a)最大;
事件X8、X9、X10、X11、X12是3个径集中基本事件最少的一个径集中出现,其结构重要度系数IΦ(8)、IΦ(9)、IΦ(10)、IΦ(11)、IΦ(12)相等;
事件X1、X2、X3、X4、X5是3个径集中出现两次的基本事件,其结构重要度系数IΦ(1)、IΦ(2)、IΦ(3)、IΦ(4)、IΦ(5)相等;
事件X6、X7是3个径集中只出现一次的基本事件,其结构重要度系数IΦ(6)、IΦ(7)相等;
由此得出结构重要度顺序:
IΦ(a)IΦ(8)=IΦ(9)=IΦ(10)=IΦ(11)=IΦ(12)IΦ(1)=IΦ(2)=IΦ(3)=IΦ(4)=IΦ(5)IΦ(6)=IΦ(7)
评价结果分析及其对策措施建议
由事故树分析可知,火源与达到爆炸极限的混合物蒸气构成了液化气贮罐燃爆事故发生的要素。条件事件a(达到爆炸极限)结构重要度最大,是液化气贮罐燃爆事故发生的最重要条件,结合事故案例分析,要求采取以下针对性的措施:
1)贮罐罐体设计应采用不易产生蒸气的内浮顶罐或固定的喷淋冷却系统,最大可能地减少液化气蒸气在空气中达到爆炸极限;
2)在罐附近安装气体报警装置,对混合气浓度进行检测,一旦接近危险浓度(爆炸下限的20%)即行报警,管理人员立刻采取预防措施,可避免事故发生。
3)构成泄漏的基本事件在该事故树分析中结构重要度次之,由此可见,储罐的密封是否良好在防止燃爆事故发生中也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
4)液化气贮罐应按照有关规定进行设计、制造、安装、施工,并安设各种必要附件,但不得在罐壁上安设玻璃液位计和取样阀。阀门应集中控制,液位计应标有最高安全液位,储罐和安全附件应定期检验。储罐的进液管应从储罐的下部接入,如必须从上部进入时,也应将进液管延伸至储罐底部,并距罐底不大于20cm,以防液化气液进罐时喷溅产生静电。
5)储罐应建立在不燃材料的基础上,罐体和金属件均应接地,其接地电阻应满足储罐的防雷、防静电要求。
6)对液化气物料的储存应采用低温贮存方式,尤其在夏季,对贮罐应采取必要的降温措施,以减少物料的挥发量。
7)必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