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临床外伤急救要点.doc

临床外伤急救要点.doc

此“医疗卫生”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临床外伤急救要点

生活中,意外总是猝不及防,外伤更是常见。掌握外伤急救知识,在关键时刻能挽救生命、减轻伤害。止血、包扎、固定、搬运是外伤救护的四项基本技术。

实施现场外伤救护时,现场人员本着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在通知就近医院的同时,要沉着、迅速地开展现场急救工作,其原则是:先抢后救,先重后轻,先急后缓,先近后远;先止血后包扎,再因后搬运。下面为大家详细介绍。

一、止血:争分夺秒,止住生命的流失

(一)出血类型

1.按出血方式:

(1)外出血:身体表面受伤,血液从伤口流出。

(2)内出血:体内脏器和组织受损出血,血液流入体腔内,外表难以察觉,如肝破裂、血胸等。

(3)皮下出血:皮肤未破,皮下软组织出血,表现为挫伤、瘀斑。

2.按损伤血管:

(1)动脉出血:出血量较大,颜色鲜红,呈喷射状、搏动状。

(2)静脉出血:血液暗红色,持续从伤口外溢。

(3)毛细血管出血:呈现鲜红的点、片状渗血。

(二)止血方法大盘点

1.局部加压包扎法:适用于多数伤口出血,用消毒纱布覆盖伤口并包扎。

2.指压止血法:止血迅速,无需工具,但止血不持久,多人多处受伤时难以应对。

3.屈肢加垫止血法:用于四肢止血,骨折及脱位者禁用。

4.绞棒止血法:操作简单易行。

5.止血带止血法:主要针对肢体严重创伤导致大、中血管出血。但前臂和小腿一般不适用,因为两根长骨会使血流阻断不全。

(三)现场处理及注意事项

1.伤口渗血:用稍大于伤口的多层消毒纱布覆盖,然后进行包扎。若渗血较多,可再加绷带适当加压。

2.喷射状出血:伤口出血呈喷射状或鲜红血涌出时立即用清洁手指压迫出血点上方(近心端),抬高或举高出血肢体,减少出血量。

3.使用止血带:用柔软布片或衣袖等多层垫在止血带下方,扎紧至肢端动脉搏动消失。上肢每60分钟、下肢每80分钟放松一次,每次1-2分钟,并书面记录开始扎紧与每次放松的时间。扎紧时间不宜超过4小时,避免在上臂中1/3处和腘窝下使用,以免损伤神经。若放松时观察已无大出血可暂停使用。

4.严禁用电线、铁丝、细绳等作为止血带。

5.内出血判断:高处坠落、撞击、挤压可能导致胸腹内脏破裂出血,伤者外观无出血,但可能出现面色苍白、脉搏细弱、气促、冷汗淋漓、四肢厥冷、烦躁不安,甚至神志不清等症状,应迅速让伤者躺平,抬高下肢,保持温暖,尽快送医,途中可适量饮用糖盐水。

二、包扎:为伤口筑起防护墙

用敷料或其他洁净的毛巾、手绢、三角巾等覆盖伤口,加压包扎达到止血目的。

(一)包扎方法详解

1.简单螺旋包扎:由受伤部位的下方开始,由下而上包扎;包扎时应用力均匀,由内而外扎牢,每绕一圈时,绷带应遮盖前一圈绷带2/3,露出1/3;包扎应将敷料完全盖住。

2.螺旋反折包扎:常用于包扎四肢粗细不等的部位;包扎时先用环行法固定始端旋转方法每圈反折一次,反折时,以一手拇指按住绷带上面正中处,用另一手将绷带向下反折,向后绕并拉紧,反折处不要在伤口上。

3.人字形包扎:适用于能弯曲的关节,如肘部、膝部、手及脚跟,在关节中央开始重复绕一圈做固定,然后绕一圈向下,一圈向上,结束时,在关节的上方重复绕一圈做固定。

4.手(足)部包扎:将绷带在手腕(足踝)处重复绕一圈做固定,然后将绷带斜绕过手背(足背)、手掌到指(趾)旁;将绷带围绕手掌(足底),使绷带的下边恰好贴住指(趾)甲部,然后再将其斜绕回手腕(足踝)处;用8字形包扎手(足)部,直到包扎将敷料完全遮盖,结束时在手腕(足踝)处重复绕一圈做固定。

(二)包扎注意事项

1.结扎位置:结扎在伤口近心端。

2.避免直接接触:不能直接结扎在皮肤上。

3.方法准确:确保包扎方法正确。

4.禁忌位置:禁止在上臂中1/3处结扎,防止损伤桡神经(桡神经对于上肢的运动和感觉功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5.定时放松:每扎1小时要松一次,每次1-2分钟。

注意:颅脑损伤、鼻腔、外耳道有出血的病人,不能堵塞,防止逆流至颅腔内引起颅内感染。

三、固定:让骨折不再“雪上加霜”

固定术主要用于骨折的时,因此,在学习固定方法之前要先了解骨折的症状和急救要点,才能正确地使用固定方法。

(一)骨折分类

人体骨骼因外伤发生完全或不完全的断裂时称为骨折。由于致伤外力的不同,可造成不同类型的骨折,折断端与外界直接相通的称为开放性骨折,未与外界相通的称为闭合性骨折。根据骨折程度,可分为完全性骨折和不完全性骨折。依骨折线走向,可分为横行骨折、斜行骨折、粉碎性骨折、压缩性骨折等;还可按骨骼名称分类,如股骨骨折、尺骨骨折、桡骨骨折等。不同类型的骨折其治疗处理方法不尽相同。

(二)骨折主要症状

骨折的类型和部位不同,其症状不完全相同,但骨折的局部症状主要有:

1.疼痛:骨折部位疼痛,活动时加剧,有明显压痛,可能有骨摩擦音。

2.肿胀:骨折端小血管损伤和软组织水肿导致肿胀。

3

文档评论(0)

医学资料+白衣侠士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专业专业医学资料提供,解决您后顾之忧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