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梅兰芳简介梅兰芳,中国京剧表演艺术大师,四大名旦之首。他的艺术成就不仅改变了中国戏曲,还将中国传统文化带向世界舞台。作者:
生平概览1出生1894年10月22日出生于北京2艺术生涯在京剧舞台上活跃近六十年3逝世1961年8月8日逝世于北京,享年67岁
家族背景123祖籍江苏泰州,中国传统文化底蕴深厚的地区家族传统出身京剧世家,祖父梅巧玲为清代著名老生演员传承家族数代从事戏曲表演,艺术血脉相传
早年生活启蒙教育1899年进入私塾读书,开始接受传统文化熏陶学艺开始1902年,8岁的梅兰芳开始正式学习京剧艺术天赋显现幼年时便展现出非凡的艺术天赋与对戏曲的敏感
艺术启蒙1启蒙老师8岁起师从青衣演员吴菱仙,开始系统学习京剧表演2基本功训练每天清晨起床练功,打下坚实的表演基础3学习唱腔专心研习传统青衣唱腔,展现出独特嗓音天赋4表演技巧逐步掌握眼神、手势等细微表演技巧
首次登台1历史时刻人生的重要转折点2演出地点北京前门广和楼,当时的著名剧场3初登舞台1904年,年仅10岁的梅兰芳首次登台表演这次演出虽然简短,却是梅兰芳艺术生涯的起点。初登舞台的紧张与兴奋,为他日后的辉煌埋下伏笔。
艺术成长加入剧团1907年,13岁的梅兰芳搭喜连成班演出,开始正式职业生涯师从名师被班主叶春善收为徒弟,系统学习更高深的表演技艺艺术磨练在舞台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形成独特的表演风格
成名之路初到上海1913年,19岁的梅兰芳首次赴上海演出《穆柯寨》亮相在天蟾舞台演出《穆柯寨》,技艺精湛令观众震惊一举成名表演引起轰动,一夜之间名声大噪声誉确立成为上海戏曲舞台的新星,奠定艺术地位
艺术成就1四大名旦之首与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并称四大名旦,居首位100+创新剧目创作改编超过一百部京剧作品60艺术生涯近六十年的舞台生涯,影响几代戏曲艺术家
梅派艺术特色外在表现雍容华贵,举手投足间展现优雅气质身段优美,动作细腻精准唱腔圆润,情感真挚内在精神精益求精,追求艺术完美不断创新,突破传统束缚深入刻画人物内心世界
代表作品:京剧《贵妃醉酒》展现杨贵妃的娇媚与哀怨;《霸王别姬》刻画虞姬的忠贞与悲壮;《天女散花》则展示了空灵飘逸的仙界风采。
代表作品:昆曲《游园惊梦》饰演杜丽娘,演绎少女的春心萌动与梦中情思《断桥》展现梁山伯与祝英台在断桥相会的凄美与婉转
创新与改革继承传统深入研习传统京剧艺术精髓突破局限打破传统青衣表演的束缚与限制融合技艺创造性地融合花旦及刀马旦技巧创新流派形成独树一帜的梅派艺术体系
角色塑造多元女性形象塑造了从宫廷贵妃到平民女子的各类角色性格立体刻画每个角色都有独特性格,栩栩如生情感真实表达通过精准的表演传递人物内心情感美学价值体现在人物塑造中彰显中国传统审美价值
首次出国演出历史性时刻1919年,梅兰芳首次踏出国门访问日本东瀛演出在东京帝国剧场等场所进行多场演出文化使者成为首个将京剧带出国门的表演艺术家
日本演出影响轰动日本演出引起轰动,日本观众排队购票,一票难求媒体关注日本媒体广泛报道,称赞其艺术成就艺术影响对日本传统戏剧如歌舞伎产生深远影响文化桥梁架起中日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
美国之行启程西行1930年,梅兰芳率团访问美国纽约首演在纽约国家剧院进行首场演出,座无虚席全国巡演在芝加哥、旧金山等多个美国城市巡回演出文化交流与美国艺术家、学者进行深入交流
美国演出成就学术认可获得庞莫纳学院颁发的文学荣誉博士学位艺术交流与查理·卓别林等好莱坞影星进行艺术交流文化传播向西方观众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国际声誉获得国际艺术界广泛认可,提升中国文化地位
苏联之行北上莫斯科1935年,梅兰芳应邀访问苏联莫斯科演出在莫斯科艺术剧院进行多场精彩演出艺术交流与苏联戏剧界进行深入的艺术交流
苏联演出影响观众反响演出场场爆满,深受苏联观众喜爱苏联戏剧界对梅兰芳艺术给予高度评价艺术交流与苏联导演爱森斯坦密切交流为爱森斯坦拍摄《梅兰芳表演艺术》电影提供素材
爱国情怀坚定立场国家危难时刻展现文化人的担当拒绝合作抗日战争期间拒绝为日伪政府演出蓄须明志蓄胡子表明不再登台,以示抗议
艰难岁月1生活困境日占时期生活十分艰难,家庭生计成问题2坚持原则面对诱惑和威胁,始终不为侵略者演出3另谋生路通过出售字画维持家庭生计4暗中抵抗以自己的方式坚持抵抗,保全民族气节
新中国成立后回归北京1951年,梅兰芳从上海迁回北京定居重返舞台恢复艺术活动,为新中国文化建设贡献力量再访苏联1952年再次访问苏联,加强中苏文化交流文化建设积极参与新中国的文化艺术建设工作
晚年贡献担任要职出任中国戏曲研究院院长,主持戏曲研究工作培养后辈悉心培养年轻戏曲艺术家,传承梅派艺术理论总结撰写艺术论著,总结毕生艺术经验推动改革积极推动戏曲艺术改革,使传统艺术焕发新生
加入中国共产党政治选择1959年,65岁高龄的梅兰芳正式加入中国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