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几种吊装常用计算.doc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吊装计算

1、单吊车吊装计算载荷应小于其额定起重能力。计算载荷的一般公式为: Qj=K1K2Q

其中式中:Qj——计算载荷;K1——动载荷系数;K2——不均衡载荷系数;Q——设备及索吊具重量。

一般取动载荷系数K1为1.1;

一般取不均衡载荷系数K2为1.1~1.2。

另外,在北方和沿海地区的室外吊装作业时还要考虑风载荷。

2、双吊车吊装载荷不平衡系数应为1~1.25。

3、吊车扁角不应大于3°。

4、履带吊车带载荷移动时,载荷不得超过允许起重的70%。

5、双吊车吊装两主吊点与组合重心线间的夹角应大于30°。

6、钢丝绳的使用安全系数K应符合下列规定:当拖拉绳时,K≥3.5

当作卷扬机时,K≥5

当作捆绑绳或吊索时,可根据荷重大小、受力根数、弯曲程度、有无护绳装置等情况来决定其安全系数,一般K为6~10。

7、钢丝绳的有效破断拉力为全部钢丝破断拉力的总合乘以换算系数K。

当钢丝绳为6×19+1时,K=0.85;

当钢丝绳为6×37+1时,K=0.82;

当钢丝绳为6×61+1时,K=0.80;

H钢丝绳的规格型号可参看现行国家标准﹤钢丝绳>GB/T8918。破断拉力应按产品出厂合格证选用,否则只能按最低强度级选用破断拉力。一、计算起重机回转半径与起升高度

H

、全液压汽车起重机

已知TL-300E全液压汽车起重机的主吊臂下绞点A距离地面高度为2.23m,A点至起重机的回转中心O点的距离为1.27m,主吊臂长度为17.3m,主臂仰角为55°时,求起重机的回转半径R和主吊臂杆顶至地面的距离H?

B17.3m55

B

17.3m

55o

C

1.27m

R

O

A

2.23m

根据三角函数:

对边 BC BC

正弦= ∵ sin55o= =

斜边 AB 17.3

∴BC=17.3×sin55o=17.3×0.8192=14.17m对边 BC 14.17

∵正切= = =

邻边 AC AC

14.17 14.17

∴AC= = =9.92mtg55o 1.4281

主吊臂杆顶至地面距离:

HH=14.17+2.23=16.4m

H

回转半径:

R=9.92-1.27=8.65m

(注:实际的起升高度中应包括起重机滑车组的有效距离及起重机吊钩\吊索等)

(2)、履带式起重机

已知W2002型履带式起重机吊杆下绞点A距离地面高度为2.2m,A点至起重机回转中心O点的距离为1.5m,吊杆的长度为20m.吊杆仰角为45o时,求起重机的回转半径R和吊杆顶至地面的距离H?

根据三函数:

对边 BC BC正弦= ∵sin45o= =

斜边 AB 20

∴BC=20×sin45o=20×0.707=14.14m

对边 BC 14.14

∵正切= = =

邻边 AC AC

14.14 14.14

∴AC= = =14.14m

tg45o 1

主吊杆顶至地面距离H=14.14+2.2=16.34m

回转半径R=14.14+1.5=15.46m

B

B

1.5mR

1.5m

R

20m45o

20m

45o

O

A

C

2.2m

起重机主吊臂下绞点

自行式起重机主吊臂下绞点分为二种:全液压汽车起重机主吊臂下绞点一般均在起重机回转中心的后上方。履带式起重机的主吊臂下绞点均在起重机回转中心的前上方。

二、设备找重心

设备下段重量G1=40t、设备上段重量G2=20t、设备上段下平台重量G3=1.3t、设备上段上平台重量G4=1.5t、

设备下段长度L1=20m、设备上段长度L2=24m、设备上段下平台标高L3=26m、设备上段上平台标高L4=43m。设备总重量W=62.8t。求设备重心LW=?{m}

L1=20m

L1=20m

L2=24m

(L1/2)=10mG1=40t

LW=18.126m

W=62.8tL3=26m

L5=34m

L4=43m

G3=1.3t

G2=20t

G4=1.5t

设备找中心示意图

LW=

GI×(LI/2)+G2×L5+G3×L3+G4×L4

(G1+G2+G3+G4)

40×(20/2)+20×34+1.3×26+1.5×43

= =18.126m

(40+20+1.3+1.5)

三、主吊车、辅助吊车吊点连线与设备中心线平行时受力分析

PA=主吊车受力、PB=辅助吊车受力、G=设备重量

H1 PA

PB= .G PA=G-PBH1+H2

主吊点A

重心

PA PB G

PB

B辅助吊点GA主吊点ψ

B

辅助吊点

G

A

主吊点

H1

H1

H2

H3

辅助吊点B

开吊受力简图 松钩时受力简图

四、主吊车、辅助吊车吊点连线与设备中心线不平行时受

文档评论(0)

只有资料一大堆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监理工程师持证人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 机电工程施工管理,全流程咨询管理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4月26日上传了监理工程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