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摘要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情志疗法对社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降压效果的影响,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理护理探索新的途经和方法,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方法本研究类实验性研究,采用病例对照方法。对101例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为期3个月的追踪研究,将其分为干预组48例,在接受高血压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认知行为情志疗法;对照组53例,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干预前及干预结束3个月后,所有患者均测量血压,同时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测定,;观察干预后两组血压变化情况、SAS、SDS分数。
结果1.治疗前,干预组和对照组血压值,SAS评分和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对照组SAS评分为(41.6±9.5)分与治疗前(41.8±10.2)分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SAS评分下降为(38.6±7.8)分,与治疗前(45.3±8.7)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组治疗后S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干预组经过药物联合心理干预治疗后,焦虑状况得到明显改善。3.治疗后,对照组SD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SDS评分下降为(40.1±8.3)分,与治疗前(43.6±10.5)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S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干预组经过药物联合心理干预治疗后,抑郁状况得到明显改善。4.治疗后,干预组血压明显下降,收缩压由(159.0±11.6)mmHg下降为(144.8±11.0)mmHg,舒张压由(90.9±12.3)mmHg下降为(84.7±8.5)mmHg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经药物治疗后血压虽略有下降,但前后血压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1.心理干预可以明显的降低社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焦虑,抑郁状况;2.认知行为情志疗法与常规药物治疗和护理相结合,能有效提高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有利于减轻社会和家庭负担。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社区;认知;情志;心理干预;不良情绪
论文类型:类实验性研究
目录
TOC\o2-3\h\z\t标题1,1
168951绪论 1
302471.1背景及意义 1
221211.2研究目的及目标 3
288341.2.1研究目的 3
75281.2.2.研究目标 3
244411.3关键词及定义 3
204911.4文献回顾 4
271872研究设计 7
265162.1研究对象 7
75752.2一般资料 7
317562.3研究方法 8
323552.4研究步骤 9
1723研究结果 10
303593.1干预治疗前后两组血压水平比较 10
52393.2干预组和对照组治疗前焦虑,抑郁水平比较 11
66883.2干预治疗前后两组抑郁水平比较 11
42793.3干预治疗前后两组焦虑水平比较 12
260974讨论 15
31234.1认知行为情志干预能够增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降压疗效 15
298994.2认知行为情志干预能够改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 16
3524.3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心理特点 17
161835推论及建议 18
304315.1推论 18
267665.2建议 18
17657致谢 19
26880参考文献 20
10241附录 26
9456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29
声明
预览中看不见即可):MACROBUTTONMTEditEquationSection2EquationChapter(Next)Section1SEQMTEqn\r\hSEQMTSec\r1\hSEQMTChap\h
1绪论
1.1背景及意义
人的年龄可以用生理年龄和心理年龄来描述,由于前者具可量化性、较为客观,故常以此作为年龄组划分的依据。现在,60和65岁以上都是国际通用的老年界定标准。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已达1.2亿,有1/4省市进入老龄化社会。老龄人口以每年约3.2%的速度递增,预计到21世纪中叶将达4亿左右,占人口的比例可能达到25%[1]。最近《中国人VI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指出,21世纪的中国将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老龄社会,因此,迫切需要关注这个数目庞大且健康问题研究十分不足的群体。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自主设置目录内二级学科备案表(样表)(模板).doc VIP
- 陕西省泾河东庄水利枢纽工程水土保持方案(弃渣场补充).docx VIP
- DB32T-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技术规范 第1部分:监测预警.pdf
- 高压比离心压气机高性关键技术研究.pdf
- 自主设置目录外二级学科专家评议意见表(样表)(模板).doc VIP
- 气动四自由度机械手结构设计正文.doc
- 电动自行车充电桩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VIP
- 土石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pdf VIP
- 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创新奖励制度(最新)全套 .pdf VIP
- (高清版)DB3304∕T 100-2023 流动人员人事档案数字化规范.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