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华东师大版2024第3章图形的初步认识3.5最基本图形——点和线3.5.2线段的长短比较
1.能借助直尺、圆规等工具比较两条线段的长短;2.理解线段中点的概念及表示方法,能进行线段的和、差、倍、分运算.
问题你和同学是怎样比较个子高矮的?思考怎样比较两条线段的长短呢?
下图中哪棵树高?哪支铅笔长?窗框相邻的两条边哪条边长?你是怎么比较的?与同伴进行交流.知识点1 比较两条线段的长短
思考:怎样比较两条线段的长短??(1)度量法(2)叠合法将其中一条线段“移动”,使其一端点与另一线段的一端点重合,两线段的另一端点均在同一射线上.用刻度尺量出它们的长度,再进行比较.ABCDab借助尺规作图的方法新知探究知识点1 比较两条线段的长短
新知探究知识点1 比较两条线段的长短 (A)B叠合法:CDAB线段AB与线段CD相等,记作AB=CD.BACD(A)(B)CDB(A)BA线段AB大于线段CD,记作AB>CD.线段AB小于线段CD,记作AB<CD.
新知探究知识点2 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用尺规作图的方法可以将一条线段移到另一条线段上.在数学中,我们常限定用无刻度的直尺和圆规作图,这就是尺规作图.
新知探究知识点2 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AC第一步:作射线AC;第二步:用圆规在射线AC上截取AB=AB.线段AB就是所求作的线段.BAB作图步骤如下:已知线段AB,用尺规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AB.
新知探究知识点2 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例1比较折线AB和线段AB的长短,你有什么方法?需要什么工具?答:可以利用圆规进行比较,折线AB比较长.分析:用圆规将折线段的每一小段卡住,将其依次移到线段AB上.
思考如何找到一条绳子的中点呢?可以把绳子对折找中点.你还有其他方法吗?新知探究知识点3 线段的中点
把一条线段分成两条相等线段的点,叫做这条线段的中点.因为C是线段AB的中点,所以AC=CB=AB,(或AB=2AC=2CB).中点定义:数学语言:ACB新知探究知识点3 线段的中点
例2如图,在直线上有A,B,C三点,AB=4cm,BC=3cm,如果O是线段AC的中点,求线段OB的长度.解:因为AB=4cm,BC=3cm,所以AC=AB+BC=7cm.因为点O是线段AC的中点,所以OC=AC=3.5cm.所以OB=OC-BC=3.5-3=0.5(cm).AOCB新知探究知识点3 线段的中点
1.如图,由AB=CD可得AC与BD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A.AC>BDB.AC<BDC.AC=BDD.不能确定CADCB
2.已知M是线段AB的中点,①AB=2AM;②BM=AB;③AM=BM;④AM+BM=AB.上面四个式子中,正确的有()A.1个B.2个C.3个D.4个D3.已知线段AB=6cm,在直线AB上画线段AC=2cm,则BC的长是___________.4cm或8cm随堂练习
随堂练习4.若AB=6cm,点C是线段AB的中点,点D是线段CB的中点,线段AD的长是多少?ACBD解:因为C是线段AB的中点,因为D是线段CB的中点,??所以AD=AC+CD=3+1.5=4.5(cm).
用心关注孩子,用心接纳孩子,用心体会孩子。家大谢谢汇报人:
用心关注孩子,用心接纳孩子,用心体会孩子。样,也可能因讨厌一位老师而讨厌学习。一个被学生喜欢的老师,其教育效果总是超出一般教师。无论中学生还是小学生,他们对自己喜欢的老师都会有一些普遍认同的标准,诸如尊重和理解学生,宽容、不伤害学生自尊心,平等待人、说话办事公道、有耐心、不轻易发脾气等。教师要放下架子,把学生放在心上。“蹲下身子和学生说话,走下讲台给学生讲课”;关心学生情感体验,让学生感受到被关怀的温暖;自觉接受学生的评价,努力做学生喜欢的老师。教师要学会宽容,宽容学生的错误和过失,宽容学生一时没有取得很大的进步。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每当想起叶圣陶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4年秋新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2.2运动的描述 教学课件.pptx
- 2024年秋季学期新沪粤版八年级上册物理课件 第2章 声音与环境第3节 响度与音色.pptx
- 2024年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课件 第1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 1.3.3植物体的结构层次.pptx
- 2024年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课件 第五章第2节 生活中的透镜5.2生活中的透镜.pptx
- 2024年新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课件 第2单元 第4课时 连加、连减.pptx
- 2024年新西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课件 四 10~20的认识 2.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 第2课时 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2).pptx
- 2024年秋新冀少版生物七年级上册课件 第三章 生物的分类和鉴别 2.3.1 生物的分类.pptx
- 2024秋新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教学课件 第五章 质量 第一节 质量 .pptx
- 2024年秋新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课件 第一单元 生活中的数 第1课时 走进美丽乡村.pptx
- 2024年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课件 第六章6.2密度.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