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农业气象学:第4章 大气中的水分.ppt

  1. 1、本文档共4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凝结核促进水汽凝结的原理1、对水汽分子的吸引力大2、增大胚胎的体积3、形成溶液滴4.3.2、凝结物在条件具备时,空气中的水汽可在地面、近地层大气及自由大气中凝结,形成不同的凝结物。

4.2.3.1地面凝结物:露、霜、雾凇、雨凇1露与霜当地面或地物表面经辐射冷却,使贴地气层温度下降到露点温度以下时,如果露点在0℃以上,水汽凝结成水滴为露;在0℃以下,水汽凝华成疏松结构的白色冰晶为霜。意义:露对一些雨水稀少的干旱地区或干热天气条件下的农业生产有意义,起着一种维护植物生命,缓解旱情的作用,有利于农药利用,但也会助长植物病原菌,水果表面锈斑,重露可使秸杆和穗粒湿度增大,影响收割和脱粒。2雾凇:雾凇是附着于树枝、电线和物体的迎风面上的一种白色疏松的凝结物。雾滴附着并冻结而形成,常见于寒冷有雾的天气里。多形成于气温在-2——-20oc3雨凇:在地面、电杆、电线、树枝上形成的光滑而透明的冰层,是由过冷却雨滴降落到低于0℃的物体表面冻结而成。一般迎风面形成较多。4.3.2.2近地层水汽凝结物雾:当近地气层的温度下降到露点温度以下,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成小水滴或凝华成冰晶,弥漫在空气中,使能见度1km的现象,如能见度1~10km,为轻雾。分类:

(1)辐射雾(2)平流雾(暖空气-冷地面)(3)平流辐射雾3影响:

①雾遮蔽太阳辐射,减小日照时数,削弱太阳直接辐射,抑制白天温度的增高;

②增大空气湿度,减小蒸散,限制根系吸收作用。

③雾滴沾在植物表面,可起到露的作用,妨碍植物受粉结实,利于病虫害发生。

④有利方面:寒冷季节,雾可减弱夜间地面有效辐射,减轻或免除低温危害;雾有利于茶、麻等生长,如高山云雾出名茶,雾可延长麻类的营养生长期,提高产量。4.3.2.3自由大气中云:水汽凝结物悬浮在自由大气中,由微小水滴、过冷却水滴、冰晶单独或混合组成。1形成条件空气的上升运动2分类:

A按高度分:

高云:5KM

中云:2-5KM

低云:2.5KM

B按形成:

(1)积状云由点到面空气对流形成,积云,积雨云

(2)层状云稳定空气被强迫抬升可形成层状云,雨层云,高层云,卷层云,卷云

(3)波状云由于大气波动式运动而形成波状云,层积云,高积云,卷积云4.4降水:从云中到达地面的水汽凝结物。雨、雪、霰、雹、露、(霜、雨淞、雾淞)。4.4.1降水的成因(一)降水的形成过程实际就是云中雨滴增大的过程。4.4.1.1、凝结增长(大小、冰水)4.4.1.2、碰并增长(1、大小运动速度不同。2、云中乱流3、水滴电荷)形成1暖云降水:暖云:指云体处于0℃等温线以下的云块。

降水过程:抬升作用水汽上升凝结成云滴,(凝结增长),碰并大水滴。

2冷云降水:云体温度低于0度水汽在一定的条件下,以凝结核为中心,由核化作用形成初始冰晶,而后籍冰晶效应迅速形成较大的冰晶。-碰并、粘连、结淞-大雪晶,下降到0℃等温线以下时,融化,降至地面,-雨。冰晶效应:冷云中冰、水共存时水滴在冰晶上快速凝结从而使冰晶快速增大的过程。冰晶效应是冷云降水的物理基础。4.4.2种类及其表示法4.4.2.1降水量:从大气降水降落到地面后未经蒸发、渗透和径流而在水平面上积聚的水层(或固体降水融化后)厚度,单位:毫米。4.4.2.2降水强度:单位时间内的降水量。按降水性质:

(1)连续性降水(2)间歇性降水

(3)阵性降水(4)毛毛状降水4.4.2.3降水变率降水距平d:是指某地实际降水量与同期多年平均降水量之差,又称降水绝对变率平均绝对变率d:各年距平绝对值的平均值降水相对变率D:某时期内降水距平与多年平均降水量的百分比。

降水平均相对变率D:平均距平与多年平均降水量的百分比4.4.4人工降水冷云人工降水人造冰晶法(碘化银、碘化铜、碘化铅、干冰)暖云人工降水人造大雨滴法(食盐、氯化钙、尿素、碘化银等)干燥度:一地某时段内水面可能蒸发量与同期内降水量之比

干湿区的划分:表5-3干湿区的划分指标干湿情况年降水量(mm)干燥度k湿润8001.00半湿润800~5001.00~1.49半干旱500~2501.50~3.49干旱2503.50第4章大气中的水分4.1空气湿度及变化规律4.2蒸发和蒸散4.3水汽凝结4.4降水4

文档评论(0)

胖鸥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