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二、气候变化的可能原因(一)外部(天文)因子的影响地球公转轨道参数的变化,地球自转速率的变化和其它运动参数的改变(二)内部因子的影响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下垫面性质,如海陆分布、地形高低、山脉走向、植被种类、冰雪覆盖等及火山喷发、火山灰分布等。(三)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1改变某些大气成份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甲烷占、氟里昂11和12、一氧化二氮
硫化物造成酸雨,破坏生态。2森林和草原面积减少,改变下垫面性质3大型水体的人为改变湖泊效应、新安江水库4人为热的大量释放5城市化进程,形成气候热岛效应三、气候变化的影响(一)气候变化与海平面海平面抬升。据研究,在温室气体排放量控制到1985年排放标准情况下,全球海平面将以每10年4.0~5.5cm的速度抬高。(二)气候变化与供水、能源淡水大量用于灌溉、工业用水、能源过程(多发电)和生活用水,水资源受制于气候变化。
降水减少直接影响水电工业发展,浇灌需要消耗能源,粮食、水、能源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三)气候变化与自然资源、生产活动气候带移动,气候资源发生变化,自然地理环境的其化因素如植被、动物、土壤、水文发生改变。四、气候异常表现(一)雨量稀少,干旱严重1972年非洲、印度和苏联等地发生了严重干旱,撒哈拉大沙漠以南的广大地区持续少雨,西非的旱情是1912年以来最严重的一年
1976年,大范围的干旱发生于欧洲西北部、中南部,越南、日本和南美哥伦比亚大西洋沿岸和巴西。
1979年印度,受灾人口占印度1/3。
1982~1983年,印度、巴基斯坦大部分地区雨季缺雨成灾。
1988年,美国全国性大旱,至少35个州发生极端干旱。(二)暴雨频繁,洪涝成灾1971年,大范围的洪水在亚、欧两洲发生。
1978年,洪水多发生在欧亚地区
1982~1983年,太平洋东岸的南美许多国家和地区。
1985年,南亚印、孟及东亚朝、日相继发生洪水。(三)高温热浪,突破记录1972年,印度,新德里及多耳普尔的最高气温分别达45℃和49℃。
1977年,欧洲东、南部、苏联和美国东部各州。
1987、1988年,东、南欧洲连续两年夏季受高温热浪冲击。
2001年5、6月,中国华北东北出现历史上同期罕见高温天气,哈尔滨最高气温达39.2℃。(四)低温冷害,植物受冻1972年,加拿大安大略省严霜,导致烟草受冻。
1976年~1977年冬季,我国长江流域最低气温降至-10℃以下,致使柑桔等亚热带植物大面积冻死。
1985年~1987年,欧洲大部分地区(一)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各地区的气候资源(1)各类农业生产基地应建立在相应的气候资源优势区
(2)趋利避害,提高气候资源利用率
(3)改革种植制度,提高复种指数
(4)合理开发和保护山区气候资源
(5)合理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和海岸带、海涂的气候资源(二)认真对待气候问题,积极防御气候灾害(三)减少人类活动对气候的不利影响(1)加强绿化工作,严禁破坏现有森林与植被
(2)采取措施,控制CO2、沼气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
(3)通过法案,限制在沿海低地建屋造厂
(4)选育优良作物品种和研究最佳种植结构
(5)积极研制氟氯烃化合物的代用品(四)在编制国民经济发展规划时应考虑气候变化因素(1)全球气候变暖,会引起海平面上升
(2)气候变暖,会使气候带北移
(3)CO2含量增加,对作物利弊相间(五)增强气候意识,加强气候基础研究和预测工作?第四节中国气候一、中国气候特征二、我国辐射、温度和降水分布特征三、上海气候特点四、四季的划分与二十四节气五、中国气候区划一、中国气候特征(一)季风性显著1.季风的时间交替3月初开始影响华南,
4月扩展到长江沿岸,
5月波及淮河流域,
6月到达华北和东北,同时华中为盛行期,
7月为夏季风极盛期,已达55°N附近。
8月中旬夏季风减弱南退,
9月东北、华北已为冬季风控制,东部沿海及长江流域此时已受到冬季风的影响,
10月中以后,全国皆为冬季风所控制。2.地域性河套以西:无明显的季风;
黑龙江至长江流域:偏北风,东南风;
长江以南至南海中部:东北偏东风,东南风和西南风;
南海南部海面:东北信风和西南季风。
西藏南部:盛行西风,盛行东风。3.在降水上的反应各地夏季风雨季起止时间一致。
夏季风从东南向西北减弱,降雨量也从东南向西北减少。?二)大陆性强烈主要表现:气温的年、日变化大;冬季寒冷,南北温差悬殊,夏季炎热,全国气温普遍较高。最冷月多出现在1月份,最热月多出现在7月份;南、北温差冬季远大于夏季;春温高于秋温。除新疆西北,台湾北部外,均以夏雨为主,夏三月占40-50,冬三月10%。变率大大陆度K:焦金斯基大陆度公式(式中A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药物动力学:药物代谢.ppt
- 遗传学:第09章 近亲繁殖和杂种优势.ppt
- 遗传学:第一次 绪论.ppt
- 遗传学:第一章 遗传的细胞学基础.ppt
- 遗传学:真菌类的连锁与交换.ppt
- 遗传学:第五章 基因突变.ppt
- 金属压力加工车间设计:补充_热轧板带钢轧制规程设计.pptx
- 农业气象学:第4章 大气中的水分.ppt
- 生物工程设备: 第十三章 物料输送设备.ppt
- 近期美国银行业风险事件凸显金融风险管理的重要性-5页-WN4.pdf
- 第五周深度模型的优化.pdf
- 2025教师资格考试高中体育标准预测试卷答案及解析6-10.docx
- 2025教师资格考试初中物理标准预测试卷答案及解析6-10.docx
- 2025教师资格考试高中物理标准预测试卷答案及解析6-10.docx
- 2025教师资格考试初中体育标准预测试卷题目6-10.docx
- 2025教师资格考试初中政治标准预测试卷试卷6-10.docx
- 2025教师资格考试初中体育标准预测试卷答案及解析6-10.docx
- 2025教师资格考试高中英语标准预测试卷答案及解析6-10.docx
- 2025教师资格考试初中数学标准预测试卷答案及解析6-10.docx
- 2025教师资格考试高中地理标准预测试卷答案及解析6-10.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