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I
基于PEMFC的燃料电池热管理系统设计
摘要:在全球能源紧缺和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燃料电池(FuelCell)因为
工作温度不高、能量密度也高、可靠性好、加装燃料快速便捷、产物为水无污染等特点,逐步成为车用传统能源的代替动力源。而在整个燃料电池汽车运行的过程中,燃料电池的温度特性对电堆性能表现影响极大,一个性能良好的电堆热管理系统能满足电堆散热和加热需求,保证其在工况运行中维持温度稳定在合理范围之内,从而提高电堆输出功率,延长使用寿命。因此,研究燃料电池热管理系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以的温度特性、热管理系统模型、控制方法等为切入点介绍国内外研究现状,引出选题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论文依托校企联合项目“天博燃料电池电堆热管理系统匹配”,首先从电堆单电池机理出发,通过燃料电池的活化极化、欧姆极化、浓差极化过电压理论在MATLAB/Simulink平台搭建了电堆的输出电压模型,并通过试实验证明模型准确性,并以此为基础分析电堆的温度特性。[1]
关键词:燃料电池热管理系统;系统管理设计;能源汽车
目录
1.绪论 1
1.1选题背景与意义 1
1.2国内外热管理系统研究现状 1
2.燃料电池水热管理系统 1
2.1燃料电池系统产热分析 2
2.1.1电堆生成化学能 2
2.1.2电堆输出功率 2
2.1.3尾气散热 2
2.1.4冷却水散热 3
2.2热管理系统设计性能目标 3
2.3燃料电池热管理系统设计 3
2.3.1前舱散热模块分布 3
2.3.2冷却流道内部对流换热 5
2.3.3电堆的热管理系统结构 6
2.4热管理系统控制策略 8
2.5本章小结 9
3热管理系统各部件参数匹配 10
3.1热管理系统各部件参数匹配 10
3.3.1散热器 10
3.3.2风扇选取 12
3.3.3循环水泵 13
4.热管理系统在车用工况下的仿真研究 14
4.1整车能量管理策略建模 15
4.2极端高温爬坡工况下仿真研究 17
4.3极端低温工况下的仿真研究 21
4.4常温NEDC仿真研究 22
5.结论 24
参考文献 25
IⅡ
1
1.绪论
1.1选题背景与意义
汽车领域,以锂电池为能源的电动车技术基本成型,同样从19世纪50年代后,燃料电池汽车开始得到发展,海外燃料电池市场也逐渐进入商用化阶段:日韩、美国和欧洲相关技术迅速发展,基本性能的开发已经完成,核心技术问题也部分得到了解决,各自生产自家的燃料电池汽车,诸如:丰田Mirai、奔驰F-cellEQPower等。各国加快相关技术研究,加氢站建设也在逐渐增多(陈俊杰,王思涵,2022)。而此时中国的燃料电池汽车技术大多还处于试验发展阶段,电池总成和相关控制模块多采用进口,国内生产的相关零部件和总成规模小,且易出现各种问题,影响产品的质量。据了解,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累计推广应用超过2000辆,投入运行加氢站有12座,且在北上广等地均开展了示范应用。发展核心技术,投入大规模生产任重而道远(李宇翔,刘婧怡,2023)。[2]
目前,关于传统内燃机汽车、电动车的热管理系统研究不少,针对车用燃料电池热管理系统的研究部分,大多数燃料电池的热管理系统均借鉴内燃机的热管理设计,冷却水通过电堆内流道后由发动机前舱散热模块进行散热(张建国,孙晓琳,2021)。
1.2国内外热管理系统研究现状
温度是影响燃料电池性能最重要的因素之一,[3lPEMFC的运行温度在60-80°C的时候能保持比较高的能量的转换效率。一般的情况下在40%-60%u左右,高时能到60%。电堆运行时温度比较低的时候,从这些操作中看出电池的阻抗会变大,极化较大,电堆性能下降,效率降两侧气体通过交换膜直接接触反应,容易造成如燃烧爆炸之类的严重的安全事故。因此为了保持适合的工作温度,需要热管理系统将电堆的废热排出(黄昕怡,杨子萱,2022)。而相比于内燃机,燃料电池电堆的运行环境更恶劣,散热难度更大。
2.燃料电池水热管理系统
燃料电池热管理主要是对电堆温度控制,有效利用和散发废热,保持电堆内热平衡。低温时电池内各种极化增强,欧姆阻抗较大,从这些现象中显示电池性能恶化;温度升高时,会降低欧姆阻抗,同时较少极化,利于提高电化学反应速率和质子在膜内传递速度,电池性能变好(郑伟强,吴雅婷,2020)。通过燃料电池的温度特性,可知如果要获得较好的燃料电池输出性能,需要将燃料电池电堆的工作温度控制在一个安全稳定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4年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真题 .pdf
- 2025年危险品:储存易燃液体类物品基本安全应知应会知识考试题与答案 .docx
- 2024年启东农村商业银行招聘真题 .docx
- 农业农村部食品质量检验测试中心招聘考试真题2024.docx
- 2024年温州机场集团招聘真题 .pdf
- 【《基于PEMFC的燃料电池热管理系统设计》13000字(论文)】 .pdf
- 病历书写基本规范知识 .pdf
- 高考英语写作提升课堂:读后续写中的精彩结尾 讲义 .pdf
- 2025子宫颈癌筛查规范 .pdf
- 超星尔雅学习通《形势与政策(2025春)》章节测试【培优b卷】.docx
- 中考语文复习专题二整本书阅读课件.ppt
- 中考语文复习积累与运用课件.ppt
- 2025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题(二)课件.ppt
- 四川省2015届理科综合试题48套第12套.pdf
- 【课件】战争与和平—美术作品反映战争+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中美术湘美版(2019)美术鉴赏.pptx
- 【课件】青春牢筑国家安全防线 课件 2024-2025学年高中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主题班会.pptx
- 【课件】原始人的创造+课件高中美术湘美版(2019)美术鉴赏.pptx
- 上海证券-美容护理行业周报:流量加快去中心化,强运营头部品牌影响较小 -2024-.pdf
- T_CSEIA 1005—2023_能源工业互联网平台数据治理要求.pdf
- T_CDSA 504.16-2023_急流救援技术培训与考核要求.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