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共案设计
课题王戎不取道旁李
课型新授
教学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共2课时
目标确定的据
1.课标分析
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正确拼读9个会认字,书写5个会写字。硬笔书写楷书,行
款整齐,力求美观,有一定速度。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
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
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
2.教材分析
本单元人文主题是围绕“了解故事情节,感受人物形象”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语文
主题要素有两个:1.了解故事情节,简要复述课文。2.写一件事,能写出自己的感受。
《王戎不取道旁李》是一篇文言文,选自《世说新语•雅量》。文章告诉我们要仔细观
察,善于根据有关现象进行推理判断;明白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3.学情分析
这首小古文虽然篇幅不长,但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起来还有一定的难度,教
师要利用多媒体课件,对学生讨论交流、朗读感悟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课时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戎、诸、竞”3个生字,会写“戎、尝、诸、竞、唯”5个字,理解“唯”“信
然”“竞走”词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学会划分文言文节奏。
评价任务
1.朗读课文,圈出生字和词语,认读8个生字,理解词语意思。
2.多种形式自由朗读课文与师范读相结合,划分文言文节奏,班内展示。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我说一句话你们来讲讲什么意思?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师:这两句话和现代人说的话有何区别?像这样的语言叫文言。我们以前也背过文
言文,还记得吗?由文言组成的文章叫文言文。
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个故事,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师:谁来给大家说说你看到的这个?
(你看的很认真,能把这么长的故事情节都讲清楚了,真不错!)
师:谁能用一两句话简单地说一说吗?
(你真是个会思考,会表达的孩子,用一句话就把故事内容说清楚了,真棒!)
今天,我们将要学习一篇文言文,请大家和老师一起写课题。(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这是我们学习的第一篇文言文。
二、初读小古文
1.读后释题
《王戎不取道旁李》课题中“取”的意思是什么?“道”的意思是什么?
连起来的意思是王戎不去摘道旁树上的李子。
2.交流自学字词的情况。教师检查、指导。
(1)教师用生字卡片检查读音,并组词语。
戎诸竞
认读生字“戎”字
这个字由两部分组成——
“戈”指的是长柄兵器,“十”是铠甲的“甲”,是上战场时所穿的盔甲,合起来表示争斗、
战争的意思。
字音难点:“戎”(r6ng)不能读成(yong);
“诸(zhu)不能读成(zhu)o
(2)书写“戎尝诸竞唯”。
字形难点:戎:左下部是“十”,不是“升”;
诸:中间没有%”;“竞”下半部是“口”加“儿”不能写成“日”加“儿”。
(3)理解实词和虚词。
【实词】实词是有实在意义且能够单独充当句子成分的词语,一般能单独回答问题
O
【虚词】虚词没有实在意义,一般不能充当句子成分,不能单独回答问题・(少数副
词如“不”“也许眼没有”等可以单独回答问题),只能配合实词造句,表示种种语法关系。
实词:〔王戎)西晋琅现(今属山东)人,自幼聪明过人,为“竹林七贤”之一,官
至尚书令,司徒。
〔尝)曾经。
〔李)李子。
〔游)玩耍。
〔子)果实。
〔折枝)压弯了树枝。
〔竞)争先跑过去。竞:争逐。
〔走)跑。
〔唯)只有。
〔曰)说
〔诸)众,一些,这些,许多。
〔信)的确。
虚词:
〔然)如此。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