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给药的基本知识.pptx

  1.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给药的基本知识演讲人:日期:

06给药过程中安全问题防范目录01药物剂型与给药途径02药物剂量与计算方法03给药时间与频率安排04药物相互作用与配伍禁忌05患者教育与用药指导

01药物剂型与给药途径

固态剂型包括片剂、丸剂、胶囊剂、颗粒剂等,是药品最常使用的剂型。液态剂型包括口服液、糖浆剂、注射液等,适用于不能口服或需快速起效的情况。半固态剂型如软膏剂、凝胶剂等,常用于皮肤黏膜给药。气雾剂与粉雾剂通过呼吸道黏膜给药,适用于呼吸道疾病的治疗。常见药物剂型介绍

不同剂型药物特点及应用场景固态剂型稳定性好,剂量准确,便于携带和储存,适用于口服给药。液态剂型吸收迅速,起效快,适用于急症或不能吞咽的患者。半固态剂型局部用药,药物释放缓慢,适用于皮肤黏膜病变的治疗。气雾剂与粉雾剂直接作用于呼吸道黏膜,适用于哮喘、支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的治疗。

根据病情和药物特点选择合适的给药途径,确保药物能够到达病变部位。给药途径不当可能导致药物吸收不良、药效降低甚至产生毒性反应。不同的给药途径吸收速度和程度不同,可能会影响药物效果和不良反应。注射给药需严格遵守无菌操作,防止感染。给药途径选择与注意事项

02药物剂量与计算方法

是药物剂量的常用单位,1毫克等于1千分之一克。是比毫克更小的剂量单位,1微克等于0.001毫克。是液体药物的常用剂量单位,1毫升等于1立方厘米。药物剂量在不同单位之间进行换算时需要遵循一定的换算关系,例如1毫克等于1000微克。剂量单位及换算关系毫克(mg)微克(μg)毫升(mL)单位换算

按照体重计算根据患者的体重计算出药物剂量,通常用于抗生素、化疗药物等。按照体表面积计算体表面积与药物剂量之间的相关性较高,尤其适用于化疗药物等。按照年龄计算对于某些特殊年龄段的患者,如儿童或老年人,需按照年龄调整剂量。固定剂量法对于某些药物,成人剂量是固定的,不需要根据患者的体重、年龄等因素进行调整。常用药物剂量计算方法

特殊情况下剂量调整策略肝肾功能不全患者肝肾功能不全会影响药物在体内的代谢和排泄,需要酌情调整剂量。药物相互作用某些药物之间会相互作用,可能会影响药效或增加不良反应风险,需要调整剂量。个体差异不同患者对药物的敏感性和反应不同,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剂量。给药途径不同给药途径对药物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有不同的影响,需要调整剂量以达到最佳疗效。

03给药时间与频率安排

按时钟给药法是按照药物在体内生效的时间规律,通过规定给药时间间隔来维持体内药物浓度的稳定,从而达到治疗效果。需要了解药物的药动学特点,包括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方面,以此为基础制定合理的给药时间间隔。原理实施要点按时钟给药法原理及实施要点

依据患者个体差异调整患者的年龄、体重、肝肾功能等因素都会影响药物的代谢和排泄,因此应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调整给药时间间隔。依据病情调整根据疾病的发展程度和临床表现,调整给药时间间隔,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依据药物剂量调整对于剂量较大的药物,应根据药物在体内的作用时间和半衰期,适当延长给药时间间隔,以避免药物在体内蓄积。根据需要调整给药时间策略

长期治疗中的频率安排建议长期治疗时,应根据药物的半衰期和体内药物浓度,制定合理的给药频率,以维持稳定的治疗效果。01对于需要长期治疗的患者,应定期检查肝肾功能和血常规等指标,以便及时调整给药频率和剂量。02长期治疗的患者,应遵循医生的指导,不可自行停药或更改给药频率,以免影响治疗效果。03

04药物相互作用与配伍禁忌

药物相互作用类型及影响因素协同作用、相加作用、拮抗作用。药效学相互作用药效学相互作用、药动学相互作用。药物相互作用类型影响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药动学相互作用

药物理化性质、给药途径、剂量、个体差异等。影响因素药物的溶解度、稳定性等。理化性质口服、注射、吸入等。给药途径药物相互作用类型及影响因素010203

药物相互作用类型及影响因素剂量药物的剂量越大,发生相互作用的可能性越大。个体差异年龄、性别、遗传因素等。

协同作用(如磺胺类药物与抗菌增效剂合用)、相加作用(如多种降压药合用)、拮抗作用(如抗酸药与胃黏膜保护剂合用)。药效学相互作用示例影响药物的吸收(如食物影响药物吸收)、影响药物的分布(如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率的改变)、影响药物的代谢(如酶抑制剂或诱导剂对药物代谢的影响)、影响药物的排泄(如尿液酸碱度改变影响药物排泄)。药动学相互作用示例常见配伍禁忌示例分析

充分了解药物性质注意药物相互作用监测药物不良反应个体化用药了解药物的适应症、作用机制、不良反应等。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用药方案。根据药物相互作用类型,合理调整药物剂量和给药时间。及时发现并处理药物不良反应,确保患者用药安全。避免不良相互作用措施

05患者教育与用药指导

通过教育使患者了解药物的

文档评论(0)

djj1371690255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