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中学】【主题班会】招呼里的礼仪密码.docx

【中学】【主题班会】招呼里的礼仪密码.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活动背景

礼仪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家文化影响力的重要指征,

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道德层次的外在表现。《中小学文明礼仪

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谈吐、举止等个人礼仪,

是完善自我、与人交往的行为规范与准则。

七年级正处于初小衔接阶段,他们虽然对礼仪已经具备一定的认

知能力,但是在待人接物方面缺乏知行合一的行动力。对于个人礼仪

和社会文明的关联性理解尚浅。在班级文明礼仪相关调查中发现学生

普遍存在不乐意打招呼、随意打招呼的现象。因此,聚焦这个问题,

召开一节如何正确打招呼的主题班会,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深入理解

文明礼仪的内涵是大有必要的。

活动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问卷反馈”、“角色模拟”、“头脑风暴”等

活动,感知文明招呼要做到:相遇有礼、招呼有章和回应有度。

2.过程与方法:通过“采访当事人”、“家长求助”、“两难思辨”

等活动,总结“打招呼四项基本原则”,感悟打招呼释放善意、链

接情感、是心中有他人的表现。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传统礼仪作揖礼、中国同不同国家的

人打招呼的差异性,启发深度思考,体悟打招呼中体现出的积极、

理解、包容等是中华文明的内涵,是中华文明的传承。真正将打招

呼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活动准备

1.教师准备:①搜集不同国家打招呼方式图片和美国运动员采访的

视频;②制作学生的调查问卷并分析

2.学生准备:①填写调查问卷;②拍摄我与父母花式打招呼的视频;

③排练情景剧

活动过程

导入:上课问好引招呼

(一)生活情境

1.上课问好:上课前和学生相互问好,师生面带微笑。

2.得出结论:打好招呼可以使人心情愉悦。

引导:但是“打招呼”这个最基本的礼仪常常被我们忽略,其实

打招呼大有学问,我们一起关注招呼里的礼仪密码。

(二)引出主题

总结:(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

通过课前招呼体验,引发学生的思考,自然导入班会主题。

从学生们最熟悉的身边事件导入,既引起学生的好奇,也更容易

引发学生的共鸣。

⊙环节一·知招呼要主动

核心问题:要不要主动打招呼?

(一)活动一:调查问卷知现状

1.《小A打招呼求助记》第一弹

大家好,我是小A!我现在遇到困难了:

我远远的看到一个熟悉的人,看不清楚具

体相貌。我要不要主动打招呼?万一是自

己讨厌的人怎么办?好尴尬啊。

过渡:其实我们班很多同学也在苦恼这个问题,来看一下问卷结果。

2.出示:课前“主动打招呼”问卷结果

思考:为什么不主动打招呼?

(二)活动二:角色模拟明主动

1.情境模拟:以“不打招呼理由”中“看对象”为例,邀请两位

学生上台模拟遇到两种不同类型的对象,同时布置任务要求其他学生

仔细观察表演者的神态并揣测心理。

①自己最要好的朋友

②你不想见到的人

采访观看的学生。

预设:①开心;②不屑、冷漠、相互敌视。

采参与表演的学生

预设:与好朋友之间是自然而然的打招呼,心情欢快愉悦;碰到

与不想见到的人是内心抵触,赶紧逃离,感到晦气......

(平静一分钟,等双方冷静下来之后)

引导:回想刚才,对方没有打招呼,你内心最真实的感受?

预设1:生气;逃离;期待对方和自己打招呼

预设2:失落,被无视,内心受伤

2.矛盾思辨:遇到自己不想见到的人,既不想主动开口,又期待

对方先招呼,有什么方法?

预设:等对方开口;时间修复;寻找第三方力量......

追问:方法无效,会有什么后果?

预设:冲突升级;关系疏远;情感冷漠;圈子变小......

总结:主动招呼缓冲突(学生板书)

3.头脑风暴:小组为单位讨论:如何打招呼,缓和冲突?

预设:大方开口、释放善意、制造机会、主动示弱、主动招呼、

点头微笑(学生板书)

再次模拟:运用上述方法,再次模拟刚才的打招呼。

预设:一方主动,关系缓和。

4.教师总结:打招呼是人与人之间表达友好的方式,是交往礼仪

中的重要一环!相遇有礼(教师板书)

【设计意图】

这是知的一步,是活动的基础。通过“小A打招呼求助记”

导入,结合调查问卷的数据,直观呈现现状;角色模拟、课堂采

访和头脑风暴,调动学生的热情,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小组讨论

方法,再次模拟对方法的学以致用。最后师生总结打招呼的第一

步我们要做到“相遇有礼”,链接生活与课堂,使课堂的生成更

具有真实性。

⊙环节二·慧招呼需方法

核心问题:如何打招呼?

(一)活动一:头脑风暴汇方法

1.《小A打招呼求助记》第二弹

谢谢大家!原来打招呼是传播善意啊!

那我应该如何打招呼啊?是不是简单的挥

挥手就可以了?还是要鞠躬啊,怎么办?好

难呀!

过渡:是呀!不恰当的打招呼方式可能引来别人的厌恶。

2.出示:学生最讨厌的6种打招呼形式:

1.球场上,小A看到老师,随口说道:“老张,你也会打啊!”

2.食堂吃饭,小A看到熟人,大喊:“坐这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教设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中小学教育教学资料分享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