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T/EJCCCSEXXX-XXXX
光电器件显示屏检测方法
1范围
本文件描述了光电器件显示屏的检测环境、检测设备、检测项目及方法、检验规则和检测报告的内
容。
本文件适用于各类光电器件显示屏(以下简称“显示屏”)的质量检测,包括液晶显示屏等。本
标准不适用于特殊用途(如军用、医疗专用)的显示屏检测。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1804-2020一般公差未注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寸的公差
GB/T2828.1-2012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B4943.1-2011信息技术设备安全第1部分:通用要求
T/EJCCCSExxx-2025防眩光功能光电显示屏技术要求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光电器件显示屏Photoelectricdevicedisplay
利用光电器件实现信息显示的装置,主要由显示面板、驱动电路、背光系统(如有)等组成,包括
液晶显示屏、LED显示屏等。
4检测环境
4.1常规检测环境
光电器件显示屏检测环境如下:
a)温度:23℃±2℃;
b)相对湿度:45%~55%,RH;
c)气压:86㎪~106㎪
d)环境应清洁、无明显振动和电磁干扰,光照条件适宜,避免强光直射显示屏。
4.2特殊环境检测条件
应根据检测项目的不同,如高温、低温、湿热等环境适应性检测,需按照相关标准或检测要求设置
特定的环境条件,具体如下:
1
1
T/EJCCCSEXXX-XXXX
a)高温试验温度:55℃±2℃;
b)低温试验温度:-10℃±2℃;
c)湿热试验温度:40℃±2℃;
d)相对湿度:90%~95%,RH。
5检测设备
5.1通用检测设备
光电器件显示屏通用检测设备如下:
a)万用表:用于测量电压、电流、电阻等电气参数,精度不低于0.5级;
b)示波器:用于观测信号波形,带宽不低于100MHz;
c)温度传感器:用于测量环境温度或器件温度,精度±0.5℃;
d)湿度传感器:用于测量环境湿度,精度±3%RH;
e)直尺、游标卡尺:用于测量尺寸,游标卡尺精度不低于0.02mm。
5.2专项检测设备
光电器件显示屏专项检测设备如下:
a)亮度计:用于测量显示屏亮度,精度±2%;
b)色度计:用于测量显示屏色度,符合CIE标准;
c)振动台:用于振动试验,频率范围1Hz~2000Hz,加速度范围0g~50g;
d)冲击试验机:用于冲击试验,冲击能量范围10J~500J;
e)耐压测试仪:用于安全性能检测中的耐压试验,输出电压范围0V~5000V,精度±5%。
5.3设备要求
5.3.1检测设备应定期校准和检定。
5.3.2设备使用前应进行检查。
6检测项目及方法
6.1外观及结构检查
6.1.1外观检查
6.1.1.1要求
显示屏外观质量要求如下:
a)显示屏表面应平整、清洁,无划伤、污渍、气泡、斑点、裂纹等可见缺陷;
b)边缘及转角处应光滑无毛刺,无尖锐棱角;
c)外露部件无变形、褪色、锈蚀等现象;
d)标识、文字、符号应清晰、完整、端正,符合产品设计要求。
6.1.1.2检测步骤和结果判定
示屏外观检测步骤和结果判定如下:
2
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人工智能在智慧城市交通管理应用标准.pdf
- 人工智能在制造业产品质量检测标准.pdf
- 人工智能在物流仓储智能调度标准.pdf
- 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自适应学习系统标准.pdf
- 汽车金融助贷管理规范.pdf
- 煤气化灰渣基全固废胶凝材料-征求意见稿.pdf
-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焚烧处理标准化体系建设指南征求意见稿.pdf
-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焚烧处理标准化体系建设指南编制说明(征求意见).pdf
- 《中医人工智能辅助诊疗系统》征求意见稿.pdf
- 《中医互联网医疗规范》征求意见稿.pdf
-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教学探究能力培养模式构建与应用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基于智慧校园的初中智能学习环境构建与教师角色转变策略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中学化学教学AI资源跨学科融合设计:知识融合度评价与教学实践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中国短视频平台项目经营分析报告.docx
- 中国短视频软件项目经营分析报告.docx
- 跨学科教学与人工智能结合:初中数学与物理教学中的批判性思维培养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工业焊接机器人工艺升级2025年自动化升级案例解析.docx
- 基于多元统计分析的初中数学课堂等待时间优化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人工智能驱动的区域教育公平评价模型优化与指标权重动态调整策略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2025年智能工厂数字孪生系统构建与生产过程优化分析.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