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细胞计数板-专项训练题(含答案)-基础和拔高题-好.docx

血细胞计数板-专项训练题(含答案)-基础和拔高题-好.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血细胞计数板-专项训练题

一、填空题1.〔1〕血球计数板是一种特地用于计算较大单细胞微生物的一种仪器,它的规格有两种,一种叫25×16型,另一种叫16×25型。

以25×16型为例,在血球计数板的中心有两个平面台,每个平面台各有一个含9个大格的方格网,中心大格叫 。将其放大,可见它含 中格,每一个大方格的面积为1mm2,盖上盖玻片后,载玻片和盖玻片之间的高度为0.1mm,所以计数室的容积为 mm3。计数时,一般取 个中格计数。

以16×25型为例,在血球计数板的中心有两个平面台,每个平面台各有一个含9个大格的方格网,将其放大,可见它含 中格,每一个大方格的面积为1mm2,盖上盖玻片后,载玻片和盖玻片之间的高度为0.1mm,所以计数室的容积

为 mm3。计数时,一般取 个中格计数。1mL= cm3= mm3。

〔2〕遇压线细菌,一般只计 。以一个大方格有25个中方格的计数板为例进展计算:设5个中方格中总菌数为A,菌液稀释倍数为B,那么,一个大方格中〔即0.1mm3中的总菌数〕的总菌数 个个;故1mL菌液中的总菌数为 (个)。2.进展浮游生物计数时使用了血球计数板〔注:该计数板中1个大方格中有16个中方格〕,假设盖玻片下的培育液厚度为0.1mm,4个中方格中浮游生物总数为40个,则1mL的培育液中有浮游生物数量为 (个)。3.将样液稀释100倍,承受血球计数板〔规格为1mm×1mm×0.1mm〕计数,观看到的计数室细胞分布见图3,则培育液中藻细胞的密度

是 个/mL。

4.〔2025江苏高考31.〕

在整个探究酵母菌数量变化的试验操作过程中,直接从静置的培育瓶中取培养原液计数的做法是错误的,正确的方法是 和 。

试验完毕后,用试管刷蘸洗涤剂擦洗血球计数板的做法是错误的,正确的方法是 。

二、选择题1.某小组进展“探究培育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试验时,同样试验条件下分别在4个试管中进展培育(见下表),均获得了“S”型增长曲线。依据试验结果推断,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 )

A.4个试管内的种群初始阶段都经受了“J”型增长

B.4个试管内的种群同时到达K值C.试管Ⅲ内种群的K值与试管Ⅱ不同

D.试管Ⅳ内的种群数量先于试管Ⅱ开头下降2.为探究培育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某同学进展了如下操作。其中操作错误的选项是〔 〕

A.将适量干酵母放入装有肯定浓度葡萄糖溶液的锥形瓶中,在适宜条件下培育B.将培育液振荡摇匀后,用吸管从锥形瓶中吸取肯定量的培育液

C.在血球计数板中心滴一滴培育液,盖上盖玻片,并用滤纸吸去边缘多余培育液

D.将计数板放在载物台中心,待酵母菌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在显微镜下观看、计数

3.以下关于“培育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试验的相关操作,错误的选项是〔 〕A.培育液和培育用具必需经过严格的灭菌处理

B.从瓶中吸出培育液进展计数之前,应将培育瓶轻轻震荡几次C.为了便利酵母菌计数,培育后期的培育液应先稀释后再计数D.应在每天的同一时间从同一培育瓶中吸出等量培育液进展计数

三、综合题

在“探究培育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试验中:

对酵母菌进展计数可以承受 的方法,从试管中吸出培育液进展计数之前,要 。假照试验时觉察血球计数板的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难以数清,应当实行的措施是 。

假设提出的问题是“培育液中酵母菌种群的数量是怎样随时间变化的?”,试针对这一问题作出假设: 。

某一组同学为了探究“温度(5℃、28℃)对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是如何影响的?”设计了试验方案,进展了为期7天的试验,每天定时取样一次,并在试验前设计了记录试验数据的表格,如下:

时间/天

酵母菌数/个?mL-1

1

2

3

4

5

6

7

温度/℃

5

28

(4)另一组同学为探究培育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按下表完成了有关试验:依据上述表格,有人认为该同学设计的试验方案不能够准确反映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请指出该方案缺乏之处:

(4)另一组同学为探究培育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按下表完成了有关试验:

试管编号

培育液〔mL〕

无菌水〔mL〕

酵母菌母液

〔mL〕

温度〔℃〕

A

10

0.1

文档评论(0)

183****216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